第12章 小乙的联想

周大的落网和初步供词,像一块巨石投入看似平静的湖面,在县衙内激起了巨大的波澜,却也搅起了更深沉的淤泥。直接行凶者被抓,案件似乎取得了重大突破,但赵雄的脸上却不见丝毫轻松。

刑房内,油灯的光芒将赵雄紧锁的眉头映照得格外深刻。他面前摊开着周大的口供记录、现场物证清单以及几位遇难者的背景资料。吴文坐在一旁,同样面色凝重。

“周大承认受张焕指使破坏桥梁,但对李道明之死矢口否认。”赵雄用手指敲着桌面,发出沉闷的响声,“可李道明指甲里的蓝色纤维,与周大的衣服完美吻合,这作何解释?”

吴文推了推眼镜,沉吟道:“有两种可能。其一,周大在撒谎,他与李道明发生过接触,甚至可能就是他将李道明推下水或阻止其逃生。其二……当时桥上,还有另一个穿着类似深蓝色衣服的人,与李道明发生了撕扯。”

“另一个穿蓝衣的人?”赵雄目光锐利,“会是谁?赵奎?孙铭?还是……我们尚未发现的第六人?”

案件的核心矛盾点,聚焦在了李道明的死因上。如果周大所言属实,他只在桥下破坏,未上桥,那么李道明指甲中的纤维就成了指向真凶的关键线索,也意味着案情远比目前看到的复杂。

林小乙安静地站在门口附近,负责看守证物箱,同时也将赵雄和吴文的讨论听在耳中。作为高逸,他的大脑飞速运转,将所有的线索碎片在脑海中拼接、重构。周大的供词、李道明的纤维、王贵后脑的击打伤、失踪的州府来人、桥上可能发生的争吵……

一个大胆的、近乎荒谬的联想,逐渐在他心中成形。这个联想能够解释所有的矛盾点,但太过惊世骇俗,他绝不能直接说出来。

这时,赵雄似乎感到有些疲惫和烦躁,他揉了揉太阳穴,目光扫过房间,最终落在了看似在发呆的林小乙身上。或许是想换换思路,或许是想再次试探这个总能带来“意外”的少年,赵雄开口问道:

“小乙,你也听了半天了。周大抓到了,桥是他破坏的,这点没跑。但李训导的死,却对不上号。你觉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真有鬼不成?”

问题再次抛来,而且直指案件最核心的悖论。吴文也好奇地转过头,想听听这个“福将”又能有什么奇特的“感觉”。

林小乙心中一惊,知道关键时刻又到了。他必须给出一个能引导方向,却又不能太超前的回答。他脸上露出努力思考的纠结表情,双手不安地搓着衣角,结结巴巴地说:

“回……回捕头……小的……小的蠢笨,想不明白大道理……就是……就是觉得有点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