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蓝色弧线在舷窗外迅速缩小,最终化为漆黑绒布上一颗脆弱的宝石,然后连这颗宝石也隐没在星辰的海洋中。“开拓者号”正式进入了荒芜而寂静的星际空间,只有引擎稳定的低频嗡鸣陪伴着他们。
根据“引路人”老K提供的坐标,月夜绫设定了航线。目标并非直接指向柯伊伯带的“灵根之芽”,而是先前往那个据说存在的“自然曲速滑流”入口。这是一段需要数周时间的常规航行。
舰桥上的生活单调而规律。月夜绫大部分时间泡在实验室,一边深入研究《维度基本法则》,一边监控着飞船各项系统和林清许的生理数据。叶雪则在改装的小型训练舱内,通过高重力环境和能量模拟假人,努力恢复并适应在太空微重力环境下的战斗方式。周铭负责用他的能力监控飞船结构的细微应力变化,确保长途跋涉不会出现意外。
林清许的状态最为特殊。她不再仅仅被动接收“回响”,而是开始主动尝试 “编织” 。她将那些从“灵根之芽”方向传来的、断断续续的呼唤碎片,与自己生命源种的温暖能量结合,如同纺锤纺线,在精神层面勾勒出一幅模糊的、指向性的 “情感信标” 。这信标不仅能帮助导航,似乎也能在她周围形成一层微弱但持续存在的 “存在安抚场” ,有效抵消了部分星际旅行带来的孤寂感和“虚无低语”残留的隐性精神压力。
然而,月夜绫密切监控下的那条“异常信息流”,在林清许进行深度“编织”时,活动会变得异常活跃。它不再试图向外发送信息,而是像一条狡猾的寄生虫,悄然汲取着林清许“编织”时散逸的精神能量,并试图在她的“回响”通道深处,构建某种极其隐蔽的、结构复杂的 “信息巢穴” 。月夜绫尝试进行微观层面的干扰,却发现这“巢穴”与林清许的精神本源连接极深,强行清除风险巨大。
“它在她体内……筑巢。”月夜绫私下向江淮汇报,语气前所未有的凝重,“目的不明,但绝非善意。我怀疑,这可能是某个古老存在留下的‘后门’或者‘标记’。”
江淮看着监控画面中,林清许闭目凝神、周身散发着温和而神秘光辉的样子,眉头紧锁。他再次压下了立刻告知她的冲动,只是让月夜绫继续密切监视,并寻找在不伤害林清许的前提下,隔离或清除那个“巢穴”的方法。
航行第十五天。
“探测到前方异常引力波纹!”负责传感器监控的技术员大声报告,“与老K提供的滑流入口特征匹配度92%!”
主屏幕上,原本平静的星空背景出现了一片肉眼难以察觉的、如同水波般微微荡漾的区域。那就是曲速滑流的入口——一个依靠自然形成的时空褶皱进行超光速旅行的捷径。
“所有人员,固定位置!准备应对空间湍流!”江淮下达指令。
“开拓者号”调整姿态,如同冲浪者般,精准地切入那片荡漾的时空薄膜。
刹那间,舷窗外的景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星辰被拉长成五彩斑斓的流光,仿佛驶入了一条由纯粹能量和扭曲光线构成的隧道。飞船剧烈震颤,发出令人牙酸的金属应力声。即使有惯性阻尼器的保护,众人也感到一阵强烈的晕眩和恶心。
“保持航向!能量输出稳定!”月夜绫紧盯着控制台,双手飞快操作,微调着引擎功率,对抗着滑流内部无序的时空乱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