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正气传承·12.攻克上都,兵发燕云十六州(一)

一剑照汗青 青春鑫海 1824 字 3小时前

恰在此时,一只玄鸟落在广场中央,传令兵翻身跳下,双手捧着一封鸡毛信:“将军,周福将军急报!”我展开信纸,郭虎的字迹力透纸背:“博尔术已弃辎重,率残部往俄国境内逃窜,其部落老弱拒不投降,请示处置。”

“按军法办。”我将信纸递给身旁的忽必烈,“令玄鸟队传令,博尔术部落顽抗者格杀勿论,投降男女全部押往南海诸岛,垦田养猪,永不得北返。”

忽必烈看完信,脸色瞬间惨白如纸,竟“噗通”一声跪在我面前。他早已没了大汗的尊严,用生硬的汉语哀求:“刘将军,求你……留我蒙古一脉生路……我愿……愿将漠北牧场尽数献上……”

我冷笑一声,拔出归一剑,剑身在阳光下映出他惊恐的脸:“生路?当年你屠常州,全城百姓只剩八户,那时怎没想过给汉人留生路?”我指向广场上的石碑,“‘还我河山’四个字,是岳武穆的遗愿,也是被你们屠戮的千万汉人的血书!今日让你部族垦荒赎罪,已是天恩浩荡!”

周围的将领齐声高喝:“将军说得对!天道轮回,报应不爽!”忽必烈瘫在地上,嘴唇哆嗦着,却再也说不出一个字,只是望着宫墙上的汉旗,眼中最后一点光亮也熄灭了。

(四)兵分十六路,剑指燕云

处理完忽必烈,我召集众将在太和殿议事。昔日的元廷金銮殿,此刻已换上汉家仪仗,龙椅被移到一旁,取而代之的是一幅巨大的燕云十六州地图,图上用朱砂标出了各州的关隘——幽州的居庸关、檀州的古北口、云州的雁门关……每一处都浸染过汉人的鲜血。

小主,

“燕云十六州,被异族占据已近百年。”我指着地图上的大同,那里曾是北魏京师,如今却成了蒙元的河东山西道治所,“博尔术逃向俄国,速不台残部仍在辽东蠢蠢欲动,咱们必须在他们回援前,将这十六州牢牢攥在手里。”

郭龙上前一步:“末将愿领水师,从渤海湾登陆,直取平州、滦州,切断辽东与中都的联系!”郑云紧随其后:“末将熟悉山西地形,愿率本部兵马,从代州北上,先取雁门关,再攻大同!”

我点头,拿起十六支令箭:“郭龙攻平、滦二州,郑云攻云、朔二州,赵时赏攻幽、蓟二州……其余十二路将领,各领本部兵马,按图中所示路线出击,务必在一月内完成合围。”我顿了顿,目光扫过众将,“记住,燕云百姓久遭异族压迫,攻城时能劝降便劝降,若遇抵抗,只需诛首恶,勿扰平民。”

众将领命接箭,甲胄碰撞的声音在大殿里回荡,竟盖过了窗外的风声。我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突然想起大同关帝庙的武圣殿——那座元代修建的大殿,供奉着忠义仁勇的关公,或许此刻,关二爷正看着我们,看这支汉家军队,如何将正气重新注入燕云的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