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师傅您过奖了,跟您比还差得远,就是些土办法。”我谦虚地笑着,顺势和他走到走廊角落,递过去一根烟,“正好碰到您,有个事还想请教您。”
“啥事?你说!”周师傅爽快地接过烟点上。
“我们厂最近不是搞技术革新嘛,领导要求食堂也要跟上,琢磨点新花样,尤其是招待餐。”我斟酌着词句,尽量让话题显得自然,“我就想起以前听厂里老师傅提过一嘴,说大概五二年那会儿,部里来过一位特聘的工程师,口味特别刁,当时的老师傅没少费心思。我就想啊,这上面来的专家,见多识广,他们喜欢什么口味,或者有什么饮食上的讲究,咱们是不是可以借鉴一下,提前做准备?万一以后再有类似接待任务,也不至于抓瞎。”
我刻意模糊了时间和具体人物,只提“部里特聘工程师”和“五二年左右”这个大致范围,将动机归结于提升业务能力,未雨绸缪。
周师傅吸了口烟,眯着眼想了一会儿:“五二年?部里特聘的工程师?那会儿来的专家可不少,各个口的都有。你说口味刁的……”他皱着眉头,努力回忆着,“你这么一说,我好像有点印象。那会儿我们机床厂也来过一位,据说是南方来的,姓……姓什么来着?好像也姓谭?对,谭工!工业部请来的,搞精密机床的,那真是个大专家!”
我的心猛地一跳!谭工!果然对上了!
我强作镇定,顺着他的话问:“对对付,好像就是姓谭。周师傅您接触过?”
“我哪够级别接触人家?”周师傅摆摆手,“就是听我们当时管接待的领导提过几句,说这位谭工不光技术厉害,对吃食也讲究得很,好像是家学渊源?具体不太清楚。反正那会儿接待他可是个精细活儿,普通的菜根本入不了眼。”
家学渊源?对吃食讲究?这似乎能解释何大清为何与他有超出普通工作餐的交往。何大清的谭家菜底子,或许正对了这位谭工程师的胃口?
“那这位谭工,后来怎么样了?一直留在四九城了?”我装作好奇地问。
小主,
周师傅摇了摇头,弹了弹烟灰:“哪能啊!这种大专家,都是到处跑的。在咱们这儿待了估计也就小半年吧,后来听说……好像是调走了?还是回原单位了?记不清了。反正人后来就没消息了。唉,那时候人才流动也大,不像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