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校准器迷雾

轴振频率校准仪?!

听到这个词的瞬间,我的耳朵几乎竖了起来!心脏猛地一跳!

校准仪!频率!这不正与“振仪”(振导仪器?)单位的性质,以及那台需要“恒温干燥”保管的“校准器具”的描述高度吻合吗?!难道“青桐”就是这种东西?!

座谈会一结束,我立刻找了个机会,凑到正在休息喝茶的傅师傅身边,脸上带着晚辈对技术权威的崇拜和好奇:“傅师傅,您刚才讲得太精彩了!您提到的那台‘轴振频率校准仪’,听起来真神奇!咱们现在厂里还有这种设备吗?”

傅师傅看了我一眼,大概觉得我这个年轻工人好学,便笑了笑,呷了口茶说:“那都是老黄历咯!那批仿苏的早期型号,精度按现在看不算太高,而且娇气得很,对环境温度、湿度要求特别苛刻,维护起来非常麻烦。后来技术进步,有了更稳定、更精密的替代品,那种老家伙基本都淘汰了,要么回炉,要么就不知道堆在哪个仓库角落里落灰呢。”

淘汰了?堆在仓库落灰?

我的心沉了下去。如果“青桐”是这种东西,那它很可能已经不存在了,或者失去了价值。那为什么那个神秘人还如此紧张它的下落?甚至说它关乎何大清的性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不甘心,继续追问:“傅师傅,那您还记得那种校准仪,具体长什么样子吗?大概多大?”

傅师傅眯着眼回忆了一下,用手比划着:“大概……这么个方盒子大小吧,金属外壳,上面有几个表盘和调节旋钮,侧面有接线口。具体样式记不太清了,反正看起来挺笨重的。”

方盒子大小,金属外壳,表盘,旋钮,接线口……这个描述,似乎与我在陈赵氏木盒里看到的那台电台有些相似,但又有所不同。电台更复杂,按键和端口更多。难道“青桐”伪装成了别的模样?或者,它根本就不是一台单一的仪器?

“那这种仪器,除了检测齿轮,还能干别的用吗?比如……通信什么的?”我试探着问,心脏提到了嗓子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