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绝对确定性,对任何形式的模糊和概率抱有天然不信任。
效率至上,倾向于用最直接、最“经济”的方式解决问题,缺乏对过程的欣赏。
强大的归纳与建模能力,但缺乏真正的 创造性 和 跳跃性思维。
其逻辑底层,存在着一个看似坚固、却可能也因此而 脆弱 的 “逻辑基石公理集”——那是一些它视为绝对真理、从不质疑的基础规则设定。
找到它!找到那“逻辑基石公理集”中的潜在矛盾或它拒绝审视的盲点!那可能就是打破僵局的关键!
何雨柱将探询的目标,开始指向一些更根本、更抽象的概念,试图触及“秩序之影”赖以存在的根基。
他询问“秩序本身是否也需要无序来定义”。
他质疑“绝对平衡是否意味着绝对静止,亦即死亡的另一种形式”。
他甚至小心翼翼地,抛出了那个最核心的、从信息碎片中得知的、关于“秩序之影”自身起源的问题——“一个为了对抗终极寂灭而生的工具,其自身的终极,又是什么?”
小主,
前面的问题,“秩序之影”依旧以庞大的逻辑模型和数据进行回应,虽然能感觉到其回应中蕴含的力度一次比一次强,仿佛被触及了某种逆鳞。
但当最后一个关于其自身终极意义的问题,沿着一条最为隐蔽、连接着“秩序之影”某个深层逻辑归档区的共鸣路径传递过去时——
异变发生了!
没有预想中的庞大信息流反击。
没有更加复杂的逻辑迷宫陷阱。
回应他的,是一片… 极其短暂、却绝对纯粹的… 死寂!
仿佛他那一问,不是问到了答案,而是问到了一个 “逻辑黑洞” 的入口!一个连“秩序之影”自身逻辑都无法处理、或者拒绝处理的 “认知禁区”!
在这片死寂之中,何雨柱凭借“定义权柄”的极致敏锐,捕捉到了一些极其异常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