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章 平衡纪元与暗流初现

杨专员的目光在兄妹二人身上打量,在规则层面,何雨柱感受到了一种熟悉的秩序波动——但不是静寂主宰那种深邃的秩序,而是更加僵化、更加教条的气息。

“听说你们在这个院子里很有影响力。”杨专员的语气中带着审视,“特别是对一些年轻人的职业选择。”

何雨水平静回应:“我们只是尽邻居的本分,互相帮助而已。”

杨专员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文件:“根据最新的社会发展规划,城市青年的就业安置将实行更加科学的统筹管理。个人的选择必须服从国家的整体布局。”

在规则层面,何雨柱看到这份文件散发着强烈的秩序波动。它表面上是为了提高社会效率,实际上是在系统性地限制个人的选择自由。

“杨专员,”何雨柱谨慎地选择措辞,“国家的需要当然重要,但适当考虑个人特长是不是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杨专员的回答冰冷而坚决:“个人的判断是有限的、片面的。只有通过科学的统筹规划,才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何雨水暗中通过水晶球分析着杨专员的规则结构,发现了一个令人担忧的事实——他并非被秩序之影控制,而是自愿接受了这种僵化的秩序理念。在他的认知中,个人的选择自由本身就是一种需要被纠正的“低效行为”。

更可怕的是,何雨水在时间流中看到了如果这种理念扩散开来的后果——社会确实会变得更加“有序”,但创造力、创新力和个人的幸福感都会大幅下降。

“这是平衡面临的真正威胁,”何雨水通过织网告诉何雨柱,“不是外来的攻击,而是人们自愿放弃选择的权利,以换取虚假的安全感。”

面对这个挑战,何雨柱兄妹知道不能硬碰硬。杨专员代表的是这个时代的一种思潮,直接对抗只会适得其反。

他们需要一种更加智慧的策略。

转机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现。

杨专员在院子里考察期间,偶然看到了小当的裁剪手艺。一件普通的布料在她手中变成了合身又时尚的衣服,这种化平凡为神奇的能力引起了他的兴趣。

“这是你自己设计的?”杨专员难得地表现出好奇。

小当有些紧张地点点头:“我就是...随便做做。”

杨专员拿起那件衣服仔细端详,规则层面,何雨柱看到他那僵化的秩序理念出现了一丝裂痕——他无法用自己那套“统筹规划”的理论来解释这种即兴的创造力。

何雨水抓住了这个机会:“杨专员,您不觉得这种即兴的创造力正是社会发展的活力所在吗?如果所有人都按照统一的规划行动,我们可能会失去很多这样的惊喜。”

杨专员沉默了片刻,然后说:“但混乱的创造力会导致资源的浪费。”

何雨柱接话:“适度的混乱正是活力的源泉。就像炒菜需要掌握火候,完全按照菜谱固然安全,但真正的好厨师懂得在规则内发挥创意。”

这个比喻似乎触动了杨专员。在规则层面,何雨柱看到他的理念核心开始了微妙的重组。

接下来的几天,何雨柱兄妹安排杨专员看到了院子里更多的“平衡范本”:

阎埠贵用数学知识帮邻居优化日常开支,是秩序的应用;棒梗在机械厂的创新改进,是变量在秩序框架内的突破;就连贾张氏那种泼辣中带着智慧的为人处世,也展现了规则与变通的结合。

杨专员的态度开始软化。他依然相信秩序的价值,但开始理解变量在秩序框架内的作用。

离开四合院前,他对何雨柱兄妹说:“你们这个院子...很特别。这里的人既遵守基本的规则,又保持着个体的活力。也许...这是一种值得研究的社会模式。”

在规则层面,何雨柱欣慰地看到,杨专员身上的僵化秩序已经被一种更加灵活的平衡理念所取代。他依然会推行统筹规划,但会为个人的创造力保留空间。

平衡的第二次考验,再次以智慧取胜。

然而,就在何雨柱兄妹以为可以稍作喘息时,一股更加隐蔽的暗流开始涌动。

这一次的威胁不是来自秩序或混沌的极端理念,而是来自变量本身。

获得新平衡宇宙的加持后,院子里的一些人开始表现出过度自信的倾向。棒梗在机械厂开始轻视老师傅的经验,阎解成在准备大学课程时好高骛远,连一向稳重的小当也开始拒绝他人的建议。

在规则层面,何雨柱看到这些行为正在产生一种危险的变量共振——过度的自由开始冲击必要的秩序,自信正在滑向傲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是平衡的另一个极端,”何雨水担忧地说,“变量在获得自由后,开始否定秩序的价值。”

最明显的例子发生在棒梗身上。他在解决一个技术难题时,坚持用自己的方法,拒绝了老师傅的传统方案。结果不仅问题没有解决,还差点造成设备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