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脑子一转,也就反应过来——周瑜这是在避嫌!
何方与庐江周家早有往来,算是旧识,周瑜当众这么问,分明是怕人说周家偏帮,故意把话头摆到明面上。
他好歹是读《公羊春秋》出身,这点东西还看不透,相应的官场机变还是有的。
于是忙调整说辞,语气愈发笃定:“周公子有所不知,那王昌的佣肆本就没有地契。
不过是租用朝廷的空地,每月缴些微薄费用。
平日里收拢帮闲流民,帮商户卸货罢了。”
他顿了顿,故意提高了些声音,让周围人都能听见:“下官先前念王昌是虎贲出身,想着他总不至于给皇家丢脸。
又能安定民生,便没有多管。
谁知他竟克扣流民工钱,动辄打骂,弄得讲部津怨声载道,乌烟瘴气!
下官正打算写文书上报令君,正巧何队率说要买下这片空地的地契,规整津口秩序,下官便让他顺便把王昌的佣肆清走了。
这可不是强占,是按规矩办事。”
周晖听得眉梢微挑,心里早有了数:孟光这是铁了心要偏帮何方,这屁股是扭不过来了。
在他看来,其实这也是正常,王昌不过是个末流虎贲,没什么背景。
何方却是大将军府的队率,还沾着尹家的关系。
先前尹家船只被扣的事,整个雒阳官场都略有耳闻。
作为讲部吏,孟光可是第一责任人。
哪敢不示好大将军府?
更何况孟光这话里话外,还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只说是“按规矩办事”。
但周晖此来,是来看热闹的,
王越等人自然也是看到了周晖的车队,所以第一时间赶过来。
人还没到,便听得孟光如此说,当即喝道:“孟讲部,可不敢乱说。”
孟光却没有理他。
他一有官身,二是雒阳孟家。
雒阳孟家出过太尉,世代都有两千石的大士族。
就是在士族中,那也是第一流的世家。
虽然可能属于吊车尾,但也绝对能跻身一流。
至于王越王昌,虎贲卫士而已,连士族都算不上。
王越脸色青一阵白一阵,但还是向周晖拱手道:“令君明鉴,某此次来,只是听闻津口有个鲍出,乃是关中大侠。
小主,
所以前来切磋一二。
为了让大家全力以赴,所以加点赌注而已。”
周晖点点头,他此来本就是看热闹的,于是问道:“哪位是鲍大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