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楼雅座有人掀开纱帘挥手,五铢钱从帘缝中掷出,落在地上 “叮当作响”。
来莺儿敛衽行礼,未及退下,堂下的鼓乐忽然变了调。
羯鼓 “咚咚” 敲得急促如马蹄,排箫与篪的乐声陡然拔高,带着股奔放的刚劲,竟是《盘鼓舞》的开场!
七八名身着短褐的舞姬从两侧冲出。
手持鼓槌敲击案上铜钲,“锵锵” 声与羯鼓相合,瞬间点燃了堂内的气氛。
来莺儿解下腰间的月白绸带,足尖一点,轻盈地落在舞台中央的七面彩盘上。
鼓点快时,她腾跃如飞燕,绸带在空中划出银白的弧线,裙裾翻飞间,露出纤细却稳实的脚踝;
鼓点缓时,她屈膝旋转,彩盘被足尖踏得轻颤,兰草纹裙摆散开如绽放的花。
最绝的是她旋身接绸带的瞬间,腰肢软得像无骨。
跳舞的时候眼神却亮得似有光,刚柔并济,看得众人屏息凝神。
“好!”
二楼西侧雅座忽然传来一声喝彩,正是曹操。
只见此人探出半个身子,不断的向下撒钱。
气氛仿佛被点燃,其他雅座中,大把的五铢钱从纱帘后撒出。
铜钱落在楼板上 “哗啦啦” 作响,像场金色的雨。
何方看得目瞪口呆,端着酒的手都有些发颤。
这是汉末乐坊的表演?
羯鼓的快慢交替、排箫的高低起伏,愣是凑出了比后世现代舞曲更显野性的激情。
台下的欢呼、掷钱的热闹,与演唱会的应援何其相似!
他转头对吴懿笑道:“以前只知汉乐多清雅,竟不知《盘鼓舞》能这般热烈,倒是我少见多怪了。”
吴懿正盯着来莺儿的舞姿,闻言笑道:“这《盘鼓舞》本是军中庆功之舞,后来才传入乐坊,添了几分柔媚,却还留着股子刚劲。
也就来莺儿,能把这刚柔拿捏得这般好。
换了别的舞姬,早被这急促的鼓点打乱了脚步。”
鼓乐愈发激昂,来莺儿的舞姿也越发奔放,月白绸带在烛火下翻飞如练。
何方望着眼前沸腾的场面,心里忽然一动:若把这《盘鼓舞》的劲气用到精武堂的训练里,或是在武角大会上添这么一场,定能提振流民士气。
汉末的乐舞,不应该是士人风月消遣,而应该是点燃普通人的火种。
翻译成大白话是,这个来莺儿,我想要了......
毕竟,魅力高达98(歌舞加分)。
但是,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