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这是真的

津口码头的午后,正是人来人往最热闹的时候。

脚夫们扛着货箱穿梭在栈桥上,商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精武堂的帮众刚结束操练,正三三两两地往回走。

忽然,一阵压抑的哭声从街角的树下传来。

越来越响,带着撕心裂肺的悲戚,引得路人纷纷驻足观望。

恰好李义陪着何方巡阅完码头防务,刚走到街角,便被哭声吸引。

只见老桑树下,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太太抱着个三四岁左右的孩童,坐在破旧的草席上,哭得浑身发抖。

孩童被吓得哇哇直哭,小手紧紧抓着老太太的衣襟,祖孙俩的模样格外可怜。

何方看了李义一眼,李义点了点头。

“老人家,你这是怎么了?”

何方快步上前,蹲下身轻声问道。

他穿着一身半旧的铠甲,虽刚升了屯长,却没半点官架子,眼神里满是关切。“难道在津口,吃不饱么,住不安稳么?”

老太太只顾着哭,话都说不完整。

李义见状,连忙在一旁帮腔,声音放得温和:“老人家,你别害怕。

这位是大将军府任命的津口屯长何大人,专管津口的治安和流民安置,是咱们这儿的‘父母官’。

你有什么难处尽管说,他一定能帮你!”

这话似是给老太太吃了颗定心丸,她渐渐止住哭声,抹了把眼泪,颤巍巍地开口:“老……老身是河内温县人,家里本有几亩薄田,可去年闹蝗灾,颗粒无收,实在活不下去了。

听说黄河南边的雒阳津口,有个津帮设了义舍,能给流民一口饭吃,还能让咱们安家,就带着儿子、儿媳和孙女,一路逃过来……”

闻言,何方大惊道:“河内人都知道我们津帮了嘛!”

自豪的神色溢于言表,周围人众都是与有荣焉。

可说到这里,老太太的眼泪又涌了出来,声音哽咽:“谁知走到邙山脚下,突然跳出一伙山贼!

他们二话不说就动手,老身的儿子……

儿子为了护着我们,被他们砍死了!

儿媳……儿媳被他们掠走了,说是要掳去当压寨夫人……

老身年纪大,孙女又小,山贼嫌我们累赘,才没杀我们,让我们滚……”

她抱着怀里的孩童,泪水滴在孩子的脸上,“我们祖孙俩一路乞讨,好不容易到了津口。

津帮的义舍真的好,给我们吃的,还给老身找了缝补的活计,能挣些钱养孙儿……

可一闲下来,老身就想起惨死的儿子,想起被掠走的儿媳,心里像刀割一样疼啊!”

周围的人越聚越多,听着老太太的哭诉,纷纷叹气议论。

“邙山居然有山贼?天子脚下,怎么敢这么放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