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积极进取的袁绍

何方应了声,寻了下首最末的蒲团坐下,目光悄悄扫过案上的战报“甘陵城防告急”“乌桓兵掠冀州” 的字样......

刚坐稳,袁绍便接着之前的话头,对着何进拱手道:“大将军,冀州乃雒阳粮仓,膏腴之地,若被乌桓攻破,雒阳粮道必受威胁,届时内外交困,后果不堪设想!

当务之急,需再上书陛下,陈明利害,恳请陛下即刻调兵援冀!”

何进揉了揉眉心,叹了口气:“本初所言极是,冀州乃国家族地,绝不容有失。只是……

陛下近日对北军调度多有顾虑,又被宦官围着进谗言,说‘边患可缓,内稳为先’,连之前议的粮饷都还没批下来,调兵之事,难啊!”

“难?”

盖勋猛地向前一步,佩剑剑柄在案上磕出清脆一声,“某倒觉得,不是调兵难,而是陛下被左右宦官蒙蔽了!

这些奸邪之徒,平日贪赃枉法,战时掣肘军政,若我等合力清除,再提拔清廉能干之臣,汉室何愁不兴?

届时功成身退,岂不快哉!”

这话一出,刘虞缓缓点头:“盖校尉所言有理。

‘攘外必先安内’,若宦官不除,政令难通,纵有再多良策,也落不到实处。

伯安愿与大将军、本初共举此事,清君侧,安社稷!”

袁绍眼中闪过一丝亮光,连忙附和:“刘公说得对!

宦官乱政已久,如今正是除贼的好时机。

只要大将军点头,某愿联络士族子弟,再请北军将领相助,定能一举清除奸邪!”

三人目光齐刷刷落在何进身上,刘虞代表宗室,袁绍代表士族,盖勋代表边军武将,三方态度一致,显然早有默契。

何进神色愈发为难,目光转向一旁沉默的何颙,似想寻个支持,可何颙只是垂着眼,手指捻着须髯,一言不发。

殿内气氛凝滞,何方坐在下首,听着几人说话,心中真的无语。

虽然一个个话说的冠冕堂皇,但核心却是绕开冀州危局,盯着 “除宦官” 不放。

天下都乱成这样了,还想着借乱局争权。

也难怪天子要分兵权制衡,这般心思,如何让人信任?

忍了片刻,他还是起身拱手,声音不高却清晰:“诸公,奸臣当除,可冀州危局已是生死存亡之际!

若等清除宦官再援冀,恐山东之地(指崤山以东)早已不复为国家所有,届时即便除了宦官,又如何守得住这汉室江山?”

这话像一盆冷水,浇得殿内瞬间安静。

何颙终于抬眼,摇了摇头道:“何军侯多虑了。

冀州刺史王芬、青州刺史焦和,皆是海内名士,麾下亦有郡兵,纵使平定叛军不及,守住州郡还是绰绰有余的。

只需再缓几日,待内患清除,再援冀不迟。”

“缓几日。”

袁绍接过话头,语气带着几分不容置疑,“正因为冀州迫在眉睫,才是清除宦官的好机会!

若幽州、冀州不乱,陛下怎会察觉宦官误国?

我等又如何借势请命,一举除贼?”

他这话毫不掩饰。

乱局于他而言,不是危机,而是铲除异己、掌控权柄的契机。

何方心头一沉,此君也是个野心家啊!

而且是积极进取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