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中常侍毕岚的友谊

何方:“......”

这老头张嘴闭嘴只管做好后勤保障,绝不妄加干涉军事。

但张嘴闭嘴说的也都是军事。

他心中一动,按说皇帝派中常侍来监军,本就不太合理。

会不会,顺便来试探一下他。

毕竟何方在短短的数月时间,一跃成为骑都尉,海内名士,还是大将军的从子。

关键年龄还没有弱冠,接下去只要不夭折,前途可谓一片光明。

而作为大汉公司的董事长,刘宏同学,提前考察一下这位最佳新人,也就合理多了。

也就是说,毕岚张口闭口不问军事,但又事事向这边引,就是要他暴露心中所想。

换句话说,就是在考察他的野心。

凉州、幽州叛乱四起,带头的实际上都是大汉的士族官僚......

韩遂边让都是凉州的士族,李参、阎忠也是,马腾算偏远一点的,但也凑合能够到。

张纯是前中山国的国相,张举是前泰山郡的郡守,两人同样也是士族大家。

想到此处,何方脸上依旧带着诚恳的笑意,缓缓说道:“常侍有所不知,我军向来主打游击作战,讲究机动性与战斗力,兵贵精不贵多。

乌桓人皆是骑兵,来去如风,我若招募大量步卒,反而会拖累行军速度,得不偿失。

因此,征兵之事,我打算只挑选精于骑射、勇猛善战之辈,补足此前的损耗即可。”

接着他话锋一转,顺势将征兵之事推了出去:“至于其它步骑,甘陵国刚遭兵祸,境内不乏勇武俊杰。

不如就由常侍牵头,从甘陵国选拔俊杰。

招募青壮组建操练。

待步骑训练成熟,日后协同作战,还需多靠常侍指点调度,我只管率骑兵在外袭扰破敌便是。”

这番话既表明了自己 “不求多兵、只求精兵” 的态度,又将招募与统领权交给了毕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既给足了监军面子,又彻底打消了对方的顾虑。

一个只愿补充少量骑兵、不愿染指步兵的将领。

显然没有经营一方、拥兵自重的野心。

毕岚闻言,果然双眼一亮,连连点头称是:“骑都尉所言极是!

兵贵精不贵多,游击作战确实无需过多步卒。

征兵之事,便交给咱家来办,定能为你选拔出一支精锐,日后助你荡平乌桓!”

说到这里,他心中彻底放下了大石。

此行的核心任务之一,便是探查何方是否有趁机扩军的野望。

如今看来,这位骑都尉不仅有勇有谋,还懂得审时度势、收敛锋芒,完全没有逾越本分的想法,倒是让他省心不少。

看着毕岚释然的神情,何方心中冷笑。

皇帝若真放心让他大肆征兵,便不会只封一个骑都尉,至少也得给个节钺。

或是假校尉、中郎将的权限,让他有节制一方军政的法理依据。

世间哪有骑都尉这般秩级,却统领步骑数千的道理?

皇帝许他募兵,不过是以塞天下之口,实际上就是允许冀州豪强们出钱出力去打乌桓。

既让他有足够兵力对抗乌桓,也为了试探他的反应。

同时,不花一分钱,又养了几千兵......等战后直接解散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