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用数学模型描述这种‘气’的汇聚和引导过程?”一位院士不甘心地问。
“道可道,非常道。”凌云子摇头晃脑,“此乃心法,存乎一心,只可意会,难以言传。”
院士们:“……” 感觉智商受到了挑战。
接着,艾莉展示了用“炼丹”手法提纯能源的“成果”——一小块虽然能量密度高但极其不稳定、偶尔会冒黑烟的“霹雳燃料棒”。
星灵院士们看着那玩意儿,表情复杂。这提纯效率确实高,但这稳定性…简直是炸弹啊!
“此乃‘文武火’淬炼之法,火候掌控尤为重要。”凌云子继续忽悠。
“火候?有具体的温度曲线和压力参数吗?”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全凭感觉。”
院士们再次无语。
然后是最搞笑的环节。李浩展示了“铁锈号”外壳上那些凌云子刻画的、时灵时不灵的“符文”。
一位院士严谨地问:“这些几何图案的能量导流效率是多少?对护盾强度的具体增益系数有数据吗?”
李浩挠挠头:“这个…看心情?有时候能挡一下,有时候就…只是个图案。”
看心情?!星灵院士们感觉自己的科学观正在崩塌。
整个“交流”过程,成了大型鸡同鸭讲现场。星灵方面试图用严谨的科学理论去解析凌云子的“玄学”,而凌云子则用一套云山雾罩的修仙术语应对,把一帮顶尖科学家忽悠得一愣一愣,时而恍然大悟,时而眉头紧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