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集群网络与“活体”隐患

“夜魇”静静地矗立在仓库中央,左肩与右腿膝关节处那暗紫色的生物甲壳,在昏暗的光线下如同沉睡巨兽的奇异纹身,散发着微弱而稳定的生命脉动。经过数次成功的融合,“驯虫之策”似乎走上了正轨。但林默和“老铁”都清楚,对虫族生物科技的探索,远未到可以松懈的时候。

“老铁,持续监控‘夜魇’已融合生物组件的状态,进行长期稳定性与兼容性分析。同时,深入研究我们获取的所有虫族组织样本,寻找更深层次的共性或潜在规律。”林默下达指令。他有一种直觉,虫族的力量绝非简单的个体强化,其背后必然隐藏着更庞大的系统。

【长期监控数据稳定。生物组件与‘夜魇’能量回路及结构框架兼容性良好,未出现排异或性能衰减。】

【深度分析进行中……对比‘工蜂’、‘勇士’及少量‘潜伏者’(一种擅长偷袭的虫族变种)的组织样本……发现关键共性:所有样本的生物神经网络底层,都存在一种极其微弱、但高度同源的背景信息流。此信息流并非个体意识,更像是一种……维持群体联系的‘底层协议’或‘集体无意识场’。】

集体无意识场?林默心中一凛。这解释了为何虫族能如此高效地协同作战,宛如一个整体。它们并非依靠简单的信息素或嘶鸣沟通,而是在更基础的生物层面,共享着一个庞大的意识网络!

“能追踪这个‘场’的信号来源,或者分析其信息内容吗?”林默立刻意识到这背后蕴含的巨大价值(与风险)。

【信号过于微弱且加密方式完全基于生物信息素与量子纠缠,远超常规科技解析范畴。无法追踪具体源头,但可以确定其方向性与‘腐烂峡谷’核心区域高度相关。信息内容无法破译,但其波动模式显示,该网络正处于……活跃的扩张与搜索状态。】

扩张与搜索?它们在找什么?新的殖民地?还是……感知到了什么威胁?林默不由自主地想到了自己。他多次猎杀虫族,并“窃取”了它们的生物材料,这种行为是否已经被这个庞大的集体网络所察觉?

“如果我们已融合的生物组件,仍然以某种形式连接着这个集体网络……”林默提出了一个可怕的假设。

【逻辑成立。风险极高。推测:已融合组件虽被‘摇篮’权限覆盖了直接控制权,但其物理结构可能仍作为被动节点,存在于虫族的集体意识网络中。这可能导致:1. 我们的位置存在被虫族母巢感知的潜在风险。2. 在靠近强大虫族单位或母巢时,融合组件可能受到强烈网络干扰,甚至引发失控。3. ……或有可能,通过这个被动连接,反向窥探虫族网络的信息。】

风险与机遇再次并存。位置暴露是致命的,但若能反向窥探,就能提前预警虫族动向,甚至洞悉其战略意图!

“必须找到方法,在不影响融合组件性能的前提下,屏蔽或过滤掉这种网络连接!”林默下定决心,“老铁,模拟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