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屠夫的弱点,生命补给线

黑田重德的炮击,如同没有尽头的、狂暴的钢铁风暴,日复一日地,蹂躏着太行山的这片土地。

大地,在哀嚎。 山峦,在颤抖。 根据地里的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种永无止境的、震耳欲聋的轰鸣和摇晃之中。

然而,最初的恐慌,在沈安平所缔造的、这座坚固的“地下长城”面前,渐渐地,被一种坚韧的、充满了人民智慧的韧性所取代。

战士们,在地下训练,学习。 百姓们,在地下纺纱,生活。 孩子们,甚至已经习惯了将那沉闷的爆炸声,当作是催眠的摇篮曲。

他们,就像是生长在这片岩石中的、最顽强的种子,任凭地面上的世界如何天翻地覆,他们,依旧在这片黑暗的土壤里,倔强地,扎下了根。

但,只有一个人,没有习惯。 沈安平。

他拄着拐杖,静静地站在那个由他亲自设计的、最隐蔽的地下指挥室里。他的面前,是一张巨大的沙盘,上面,精准地,复刻了根据地周围方圆百里的所有地形。 他的耳朵,似乎已经屏蔽了那震耳欲聋的炮火声。

他的那双新的“眼睛”,正透过沙盘上那些密密麻麻的标记,冷静地,审视着这场看似无解的、力量悬殊的战争。

王大疤和赵丰,一脸凝重地走了进来。 “兄弟,鬼子的炮击,越来越频繁了。”王大疤的声音里,充满了压抑的焦虑,“咱们虽然躲在地下,暂时安全。但外围的几个观察哨,昨天又被炮火给端掉了两个。再这么下去,咱们迟早会变成一群被彻底封死在地底下的……瞎子和聋子。”

“而且,”赵丰推了推眼镜,补充道,“我们的粮食,还能撑三个月。但是,弹药,尤其是机枪子弹和手榴弹,消耗得太快了。最多,只能再撑一个月。”

这是一个冰冷的、残酷的现实。 躲藏,只能换来暂时的苟延残喘。 这,是一种慢性死亡。

然而,沈安平,却缓缓地,摇了摇头。 他没有看王大疤,也没有看赵丰。 他的目光,依旧死死地,锁定着那张沙盘,那双冰冷的眸子里,闪烁着一种如同猎人发现了猎物破绽般的、锐利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