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芬芳归心

刘玉华结束报告,坐直身子,

参会的高层经历了轧钢厂这两年翻天覆地的变化,眼界早已经今非昔比,听完刘玉华的报告,都隐约抓住了重点。

这时候有人激动地站了起来,是新上任的技术科主任卢建明,来自学院。

“李副厂长您是说,我们已经用集成电路代替电子管这项技术已经有了成果?

那台光刻机不是已经给了电子管厂了吗?”

刘玉华面无表情回话,“光刻机是我们的人手动制作出来的。”

一句话,意思十分明确,‘那玩意是我们的人做出来的,能做第一台,就能做第二台,这有什么好奇怪的?’

在场的人一阵沉默,这是轧钢厂不可避免的疮疤,恐怕只有新来的技术科主任和刘玉华能没有丝毫心里负担的提起吧。

李怀德斜一眼坐立难安的厂长杨爱国,叹口气,将话题引了开去。

“有的同志提到了这台电动自行车的运行成本,一度电只能跑不到十公里,一度电就得五毛钱,摩托车五毛钱的油却能跑二三十公里。”

“废话!汽油什么时候无限供应了?”声音清亮,中气十足,是梁拉娣。

李怀德被怼,一点都不恼,笑眯眯对梁拉娣点点头。

刘玉华这才接着说话,

“机电厂的蒸汽发电机已经试制成功,马上就能量产。

长子重工那边也有毛子国的技术和科学家,已经快要成熟了,往后的几年里,我们应该不会再缺电力。”

“那么,这东西在国外人眼里,会不会是个香馍馍。”技术科主任卢建明再也忍不住,问出了真正关心的。

轻微的吁气声此起彼伏,电动车好是好,但那东西的造价,保守估计也得是自行车的三倍,甚至更高、

现在的龙国老百姓,想买一辆自行车都要全家人勒紧裤腰带好长时间,更不要提贵三倍以上的电动车。

虽然那玩意造出来肯定会有人感兴趣,毕竟有钱人还是有一些的,但赚自己人的钱,哪有赚外汇香啊?

可惜在场的,没人能够准确给出答案。

“下周阿美莉卡的考察团要来我们厂考察,到时候给他们看看吧,大家还有其他路子的也可以联系一下,让人来看看,到时候见机行事吧。”厂长杨爱国最后定下了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