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堡垒一公里外的山谷前哨站,以及更远处的“曙光农场”,接到了最高级别的指令。
· 人员撤离: 除了少数负责警戒和维持基本运转的核心人员外,大部分幸存者,包括吴教授、苏婉医生以及那些孩子和母亲,都在武装人员的护卫下,通过秘密挖掘的地下交通壕沟或利用夜色掩护,分批撤回了主体堡垒或几处更加隐蔽的备用安全屋。
· 物资转移: 前哨站和农场积累的粮食、燃料、以及有价值的工具和设备,被迅速打包,由陈默利用空间能力,在夜间进行高效率转移,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暴露风险。
· 伪装与静默: 留下的少数人员严格执行灯火管制和声音管制,所有非必要的无线电通讯全部停止。前哨站的了望塔进行了额外的伪装,农场的田垄也被刻意弄乱,从空中或远处观察,这两个地点仿佛已被废弃,或者只有极少量人员在活动。
这种外松内紧的策略,旨在示敌以弱,降低前期遭受直接打击的风险,同时将宝贵的人口和资源集中到最坚固的防御核心——堡垒之中。
三、全民动员,众志成城
堡垒内部,气氛严肃却不恐慌。陈默的绝对权威和之前一系列辉煌的战绩,赋予了居民们强大的信心。
在陈建国和陈雪的统筹下:
· 贡献点制度临时调整: 所有贡献点优先向战斗准备、防御工事修缮、物资搬运和医疗后勤倾斜。临时组建了民兵巡逻队,负责堡垒内部秩序的维持和突发事件的应对。
· 医疗准备: 李秀娟和苏婉带领医疗小组,清点、整理所有药品和医疗器械,设立了数个不同等级的临时医疗点,并组织所有非战斗人员进行了基础的急救知识再培训。
· 情报监控: 陈雪的信息深井全力运转,所有监听设备、无人机侦察单位都投入了使用,死死盯住“血狼堡”方向以及所有通往南部山区的主要通道,不放过任何风吹草动。她对“鼹鼠”发出了最高级别的潜伏指令,要求其不惜一切代价,获取林凡主力部队的动向和大致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