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特殊待遇,那还叫公平吗?制度还要不要了?”
争论往往没有结果,但不和谐的声音确实出现了。
陈雪的情报网络将这些零星却危险的苗头,及时汇总到了陈默面前。名单上,记录着那些与商队成员有过深入交流、并且流露出明显倾向性的人员信息。
陈默看着名单,眼神冰冷。他预料到会有冲击,但没想到对方的“理念武器”如此精准和具有蛊惑性。这比真刀真枪的进攻更难防御。
他没有立刻采取强制措施打压言论。他知道,思想上的问题,单纯靠压制是无法解决的,反而可能激起逆反心理。
“让陈建国在内政会议上,组织一次关于‘贡献点制度与集体生存关系’的公开讨论,鼓励不同意见发声,但要做好引导和解释工作。”
“通知陈锋,在军队内部,加强忠诚教育和集体主义宣讲,用事实和战例说话。”
“陈浩那边,对商队技术的分析有结果了吗?”
他需要更多的信息。这支商队,以及他们背后的“自由都市”,宣扬这套理论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是单纯的意识形态输出,还是……包裹着糖衣的毒药,为更深层次的入侵做准备?
理念的冲击,已然来临。
“守望者”建立在集体主义与相对公平基础上的价值观,迎来了第一次严峻的挑战。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考验的不仅是武力和资源,更是人心的向背和信念的坚固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