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拿种菜把系统给忽悠了

“……月昼周期有过载的风险……自动就把外部能源输入给切断了……”

“……备用电源协议锁住了,得有三级授权才行……”

这下我懂了。

月球上白天能持续十四天呢,那阳光的强度比地球上的要强三倍还多。

为了不让系统给烧了,广寒宫的防护机制干脆就把所有外部能源接入都给切断了。

最后就搞成这样了——宁可让里面的东西都“饿死”,也不让它沾一点能源,就像那种老古板的完美主义,死脑筋,笨得很。

不过越是这样,我觉得机会就越大。

我扭头就往走廊跑,在储物格里翻来翻去的。

工具没多少,不过有一块太阳能板的残片,已经被废弃了,边缘都烧得黑乎乎的,一看就是被人强行拆下来的。

还有一卷绝缘导线,上面标着“Mk- I型维修套件”。

这就够了。

我抱着这些材料回到观测室,把两块残片并排放着,用导线缠一缠,弄成个简易的聚光电路。

重点不是发电,而是导光。

我要做的呢,就是人工模拟一次“能控制的光照注入”。

我爬上观测台外边沿的检修架,把组合好的板子固定在窗户外面,正对着月球表面。现在正是月午时分呢,那阳光就跟熔化了的银子似的,一股脑儿地泼洒在环形山上,那光亮啊,晃得人眼睛都睁不开。

小主,

这角度可得精确到度才行啊。

我就抬起手掌来,借着影子去算那入射角,这时候就想起小时候在农场摆弄遮阳网的那些事儿了——太阳高度角啊、投影的长度啊、折射产生的偏移啊……这些土得掉渣的办法,在这个节骨眼上可就成了能救命的关键了。

汗水从额头流下来,直接就淌进眼睛里了,我可不敢擦啊。

左手紧紧扶着支架,右手小心翼翼地微调倾角,就这么一点儿一点儿地校准。

一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半个小时也过去了……

嘿,可算好了,一道金色的光柱穿过我弄的装置,准准地投射到温室顶部的棱镜接口上了!

就在那一瞬间,那不知道沉寂了多少年的六边形阵列轻轻晃了一下,就像泛起了一层淡青色的小波纹似的。

光,就这么进去了。

我大气都不敢出,眼睛死死地盯着晶板。

刚开始的时候啥动静都没有。

然后呢——

【叶绿素活性检测:0.03→ 0.19】

【光反应启动中……】

【气孔开度回升……】

这些数字开始往上爬了!

我可没看错啊,那片离光源最近的枯叶,居然轻轻地抖了一下,就好像是从长长的冬眠里缓过劲儿来,抽了口气似的。

成了呀!

我一下子瘫坐在地上,笑得跟个二傻子似的。可就在这个时候——

整块主控晶板突然就爆出特别刺眼的青光!刹那间,那青光就跟液态金属似的,在温室内壁上流来流去的,把我的脸都照得绿油油的。我下意识地抬手去挡,就这一下,突然有一股信息流冲进了我的大脑,那感觉特别温润,但是根本没法抗拒,就好像有人一下子把一整个图书馆都硬塞进我脑袋里了似的。

这时候,我眼前就出现了一棵特别大的树影。那树干的枝干可苍劲了,纹路看起来特别古朴,感觉像是用青铜浇铸出来的一样,又好像是用星河编织而成的。这棵树就这么悬浮在我意识的最深处呢,它的根扎进了不知道是什么的虚空里,树顶则消失在一片迷雾之中。

就在这棵树的左下方,有一条特别细小的树枝一下子亮了起来,还泛着淡淡的绿色微光,上面写着【基础环境读取】——已经被激活了。

然后,整个世界就不一样了。空气不再仅仅是之前那种啥也感觉不出来的空气了。我居然能“看”到水分子在光线下面慢悠悠游走的轨迹,还能感觉到角落里有一簇休眠的真菌,连它们的代谢频率我都能知道,甚至二氧化碳粒子和氧气分子碰撞的时候产生的那点微弱电离噪音我都能分辨出来。脚下的金属地面传来了很细微的震动,这震动是地下三层冷却泵还在运转残留下来的节奏;头顶穹顶的纳米涂层正以0.3赫兹的频率自己在修复呢……以前那些安安静静的细节,一下子好像都有了自己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