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信标烧成灰,我也要发芽

三百台戌土机甲已列阵于旧登月舱外围,银灰色装甲上刻着七曜符文与麦穗图腾交织的徽记。

它们不再只是战争机器,而是播种者、开荒者、文明的信使。

每一台体内都封存着我们千炉共生网凝聚的生命编码:一段段压缩过的生态种子库、微生物群落、甚至还有从广寒宫最深处抢救出的《稷下农经》原始数据包。

“燃料装载完毕。”星壤播火者的声音在我耳畔响起,“‘薪火’储能晶共九百三十六枚,每单位能量密度相当于三千吨液氢。但……这是赌命的算法。你把‘文明余热’这种抽象概念当反应物,连我都觉得疯狂。”

我笑了笑,没说话。

疯狂?

可父亲当年不也是用一场量子隧穿,把我这个“农夫”精准投送到命运的坐标点?

我低头看着右臂上的根须纹路,它们正随着心跳缓缓搏动,仿佛在呼应某种远古的节律。

这纹路早已不只是系统赋予的能力通道,它是记忆的血管,是血脉的延伸。

而此刻,它渴求的不是解析更多科技,而是——点燃。

“你说,能量为何不能实体化?”我喃喃道,目光落在主控柱上那顶焦黑的草帽残片,“既然思念能穿越时间,希望能在灰烬里发芽,那这点热,这点光,为什么不能成为推动星辰的力?”

我没有等答案。

双手猛然插入主控接口,根须网络瞬间激活,连接至地核深处最后七座仍在脉动的民炉。

那是上古人最后的火种祭坛,曾为维持基地运转燃烧千年。

如今,它们的余温已被遗忘在历史角落,如同被掩埋的祖坟香火。

但现在,我以“文明延续者”的权限,向全月广播一道指令:

【回收信仰,重铸薪火】

刹那间,整个月球仿佛轻颤了一下。

无数纳米尘埃自废墟中苏醒,顺着地下光脉汇聚成河。

那些曾用于维生系统的玉兔集群,如今化作搬运工,在断壁残垣间拾取每一丝残存热能。

古老的青铜铭文在隧道壁上亮起,记录着一万年前第一批移民如何用体温融化冰层——那一刻的情感波动、那一声叹息、那一滴汗水,全都被根须网络捕捉、提纯、压缩。

晶体开始凝结。

赤红色的棱柱从地面破土而出,宛如地脉孕育的矿心,又似死者手中紧握的最后一把火种。

我将其命名为——薪火。

第一枚装入推进器时,整个登月舱发出低沉嗡鸣,像是沉睡巨兽睁开了眼。

发射前夜,天象异变。

七颗卫星突然脱离原有轨道,在环月空间划出完美弧线,最终排列成北斗七星的模样。

玉衡的影像浮现在我眼前,面容模糊,声音却清晰如初:

“我们将继续守望,但不再阻拦。因为你们证明了一件事——哪怕世界死去,只要还有人记得春天的味道,火就不会真的熄灭。”

我没有回应,只是缓缓跪坐在发射坪中央,将手掌贴向月面。

那一瞬,右臂的根须纹路轰然炸开!

不是疼痛,而是融合——亿万纳米丝线逆向生长,扎入岩层,穿透冰海,缠绕地核磁场,最终织成一张覆盖整个月球的神经网络。

我成了月的一部分。

而地球某处,那盏曾闪过的指示灯,这一次,持续亮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