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报响起的时候,我正把最后一行施工参数录入终端。屏幕上的空中走廊模型刚完成第三阶段推演,结构稳定性达标,能耗曲线平稳。手指还停在回车键上,面板突然跳出血红色的警示框——东区热源异常,移动速度超音速,距离接触点不足八百米。
我没有犹豫,直接调出预设防御模块。领域能力瞬间启动,重力场在净水舱上方展开,形成倾斜的能量层。0.8秒后,第一发炮弹进入影响范围,轨迹出现微小偏移。爆炸落在空地上,掀起的气浪撞碎了指挥中心的玻璃。
冲击波过去,我的太阳穴开始抽痛,视线边缘泛起黑雾。这是精神力过载的征兆。上次崩域是在第53章实验失败时,现在的感觉很像,但更急。我靠在桌边稳住身体,手指滑动沙盘界面,锁定北面废墟的三点钟方向。
两台改装火炮架在坍塌的商场顶层,周围有掩体和电缆连接的供能装置。这不是临时拼凑的武器,而是经过系统改造的远程打击平台。第二轮齐射已经开始充能,倒计时显示还有十二秒发射。
我按下加密频道,“老周,北面三点方向,重型发射平台,至少两组轮射间隔。”声音比平时低,但我必须说清楚,“空中走廊东段已经受损,优先控制火力延伸路线。”
“收到。”他的回应很快,“带人去变电站南侧,能切断他们的电力反馈回路。”
“别硬冲。”我说,“他们有稳定供能,可能是外接系统。先干扰信号传输。”
通话结束,我抓起终端往外走。外面警报还在响,尘土从破损的屋顶缝隙飘落。走廊骨架被炸断了一截,金属扭曲垂下,像折断的肋骨。净水舱外壳有擦痕,但主体完好。这说明刚才那一偏转只改变了角度,没完全拦截。
走到东区外围,风里带着焦味。远处又是一声闷响,第三发炮弹飞出。我立刻激活重力场,这次是双层偏折结构,一层改变方向,一层减缓速度。炮弹斜插入地,在离医疗站十五米处爆炸。
这次的精神压力更大。额头出汗,手指发麻。我知道不能连续用三次,但第四发起飞的信号已经出现在监测系统里。
老周的队伍到了变电站附近。他发来一段视频:守夜人的火炮底座连着一条粗电缆,通向地下。那不是普通供电线路,接口形状和灰点研究所的能源模块一致。他们在用高能电池组驱动武器系统。
“看到了。”我回信,“别切断主缆,炸掉中间继电器。”
他点头,带队绕后。三分钟后,变电站方向传来短促爆炸。守夜人的火炮闪烁了一下,充能进度回零。
我抓住机会,将重力场压缩到最小范围,集中在火炮所在楼层。然后尝试施加垂直向下的引力增强。结构承重突然加大,其中一台火炮的支架发出金属断裂声,整台设备向前倾倒。
但他们反应很快。有人手动调整了供能输出,另一台火炮重新启动。这次的目标不再是净水舱,而是刚刚开始测试运行的空中走廊控制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