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生态循环的设计规划

“西侧通风井温差异常,波动幅度超出阈值。”

我的手停在操作键上方。

刚才所有注意力都在生态模型上,没人注意到这个细节。温差变化通常意味着气流受阻,或是有外部热源靠近。但那个位置没有设备运行,也不在日常巡检路线上。

我调出该区域的实时监控画面。通道干净,无人员活动痕迹。我又切换成红外模式,发现墙体局部温度高出正常范围两度以上,持续时间超过十分钟。

这不对劲。

如果是设备漏热,应该更早被捕捉到。而且升温区域正好位于新布设的感应网边缘,靠近上次维修作业点。

我迅速回放过去一小时的数据流。在三十七分钟前,有一段短暂的电流扰动记录,持续不到五秒,来源标注为“不明”。系统自动归类为干扰信号,未触发警报。

但现在看,它和温差上升的时间完全吻合。

我立刻暂停生态施工指令,转而调取零域的深层扫描权限。不需要完整回溯,只要定位当前是否有隐藏能量节点正在激活。

意识刚探出一半,右手指尖突然抽搐了一下。

精神力还没恢复。

强行使用高阶功能会有风险。但我不能等。

我把输出功率降到最低,只锁定通风井周围五米范围。零域感知像一层薄雾渗入墙体内部。三秒后,反馈回来一个微弱但规律的脉冲信号。

藏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