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秩序的衙役们手持水火棍,大声呵斥着,努力分开人群,清出通道。喧闹声、叮嘱声、孩子的哭闹声、马蹄声、轿夫的吆喝声混杂在一起,震耳欲聋。
陈彦、赵修远和柳云卿三人,在赵文渊先生、陈延岳和石头的陪同下,好不容易才挤到考场大门附近。陈延岳一边帮陈彦整理有些被挤歪的衣冠,一边不住地叮嘱,声音因周围的嘈杂而不得不提高八度:“彦儿!检查一下考篮!笔墨都带齐了吗?火石别忘了!进去后别紧张,平常心对待!饿了就吃,冷了记得披上衣服!三叔就在外面等你!考完就能见着了!”
石头也踮着脚尖,用力喊道:“公子!加油!你一定行的!”
赵文渊先生则神色平静,他示意三人稍安勿躁,整理好仪容,然后目光扫过他们,最后叮嘱道:“沉着冷静,仔细审题,先理清思路再落笔,字迹务求工整。发挥出平日所学即可,不必过分强求,亦不可轻敌懈怠。”
“学生谨记先生教诲!”三人齐声应道,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剧烈的心跳。
柳云卿看着为自己忙碌准备行装的陈延岳,又看看气度沉稳、谆谆教诲的赵文渊和仗义相助、情同手足的陈彦、赵修远,再摸摸身上崭新的里衣和手中沉甸甸的、装满食物的考篮,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感激和力量。他紧紧握着考篮的提手,指甲因用力而微微发白,暗下决心:无论如何,都要竭尽全力,不负此番恩情,不负十年寒窗!
“哐——!”一声清脆的铜锣响彻广场,喧闹的人群瞬间安静了不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院试考生听令!按牌号列队!准备接受查验入场!”一名礼房官员站在高阶上,高声宣布。
考场那两扇沉重的朱漆大门缓缓开启,露出里面森严的甬道和鳞次栉比的号舍。官吏们开始唱名查验,童生们排着长队,依次上前,接受极其严格的搜检——核对身份、籍贯、保结文书,搜查考篮乃至全身,防止夹带。
队伍缓慢地向前移动着。就在陈彦即将踏入门槛,接受检查时,他无意中抬头,望见了高台上正在宣布考场规则的一位中年官员。那人身着绯色官袍,腰系银带,面容清癯,目光锐利,气度威严,正声音洪亮地宣讲着注意事项。陈彦觉得此人有些面熟,那沉稳的声音、那清瘦的面容,似乎在哪里见过,但一时之间, amidst 弥漫的紧张氛围、周围嘈杂的人声和自身加速的心跳,却怎么也想不起来究竟在何处见过。
“所有考生听真!院试连考三日,每日一场,酉时收卷!不得喧哗,不得左顾右盼,不得传递物品,不得舞弊作奸,违者严惩不贷!望尔等恪守考规,各展所学,不负朝廷取士之意!”中年官员的声音清晰地传遍全场,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权威。
陈彦来不及细想,随着人流走进了那扇决定无数人命运的大门。一股混合着墨香、陈旧木材和肃穆气息的味道扑面而来。他知道,接下来的三天,将是对他过去所有努力的一次终极检验。身后的喧嚣渐渐远去,前方,是寂静而漫长的考验。
------
(第九十四章 修改版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