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天尊震怒拂尘碎玉

观音菩萨抚着脸颊的血痕,指尖的血珠与莲花碎片相触的瞬间,八功德池的灵水突然爆发,将焚心火彻底浇灭。法袍虽已焦黑,却依旧保持着完整的形状,云纹的灰烬中,竟露出几缕南海丝线的残迹,顽强地闪着微光。

“玉碎,情分未碎。” 她将两半玉佩拾起,用灵水粘合,虽裂痕宛然,却再无灼烧的痕迹,“师尊若执意认为弟子背叛,弟子无话可说。但这法袍,这玉佩,弟子终究要带走 —— 它们不是幌子,是提醒弟子,莫忘来路。”

元始天尊看着她将焦黑的法袍叠好,放进袖中,看着她将粘合的玉佩贴身收好,突然感到一阵深入骨髓的疲惫。拂尘的银丝垂落下来,不再如利剑,倒像垂暮老人的白发。“你可知,你今日踏出这玉虚殿,便再也不是玄门弟子?”

观音菩萨对着他深深一拜,额头的血珠滴落在金砖上,与那朵血莲融为一体。“弟子明白。” 她的声音里没有怨恨,只有释然,“但弟子也明白,道在心中,不在门中。师尊若有一日想通了,南海的莲花,永远为您留着一朵。”

她转身的瞬间,殿外的罡风突然停歇。焦黑的法袍在她袖中轻轻颤动,像在无声地告别。净瓶中的八功德池灵水映出玉虚殿的全貌:灭了一半的星灯,裂开的青铜鼎,还有元始天尊站在阴云中的法相 —— 那身影比三千年任何时候都要孤独。

走到云桥时,金吒不知何时已站在桥头,道袍上还沾着西岐的泥土。他看着观音菩萨脸颊的血痕,嘴唇动了动,最终只从袖中取出一个锦盒:“这是师尊昨日命我打的‘同心结’,用昆仑冰蚕丝做的,说…… 说或许能护您平安。”

锦盒打开的瞬间,冰蚕丝结突然发出金光,与观音菩萨袖中的法袍相呼应。她知道,这不是元始天尊的授意,是金吒瞒着师尊送来的 —— 就像当年在万仙阵前,他偷偷塞给她的伤药,藏在玄门法袍的夹层里。

“替我谢他。” 观音菩萨将同心结系在净瓶的瓶颈上,冰蚕丝与八功德池的灵水相遇,竟开出细小的冰晶花,“也替我告诉他,玉虚宫的雪,永远是弟子心中最干净的模样。”

祥云飞离昆仑时,观音菩萨回头望了一眼玉虚殿。阴云已散,剩下的星灯重新亮起,虽不如从前繁盛,却也错落有致,像被重新梳理过的道心。她看见元始天尊的法相立于殿顶,拂尘垂在身侧,衣袍上的日月星辰纹在晨光中流转,竟有几颗星子的位置,与南海的星辰重合。

净瓶中的灵水渐渐平静,映出焦黑的法袍与粘合的玉佩。八功德池的金沙在水底拼出一句话:“怒中藏慈,碎玉存真。” 她突然明白,元始天尊的震怒里,藏着的或许不只是愤怒,还有对弟子走出不同道路的复杂心绪,就像父母看着孩子远走他乡,既生气又牵挂。

白衣在罡风中舒展如初,金项圈的光芒重新覆盖了眉心的血痕。远处的灵山越来越近,雷音寺的钟声混着玉虚殿的余韵,在她识海中交织成新的乐章。她知道,这场震怒不是结束,是让她更坚定地走下去的契机 —— 带着玄门的骨,释门的魂,在更广阔的天地里,践行那个从年少时就刻在心底的誓言: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而她的道,就在这碎玉的裂痕里,在焦黑的法袍中,在每个生灵的笑靥上,生生不息,慈悲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