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鸿的工程面临挑战。第一台电解装置产氯效率太低,第二台又因电流过强而损坏元件。第三次尝试时,他几乎整夜未眠。
“需要更好的电极材料。”凌晨时分,他疲惫地对前来检查进度的江季黎说。
江季黎检查损坏的装置:“用钛基镀铂电极。仓库里有一些废弃的化工设备,可以拆解使用。”
她罕见地留下协助,两人一起改装设备。
黎明时分,新装置成功产出稳定的氯气。
“浓度0.8毫克/升,接触30分钟,可杀灭99.9%的病原体。”江季黎检测后宣布,“符合安全标准。”
与此同时,赵小玥带回了好消息。她在下游沼泽地找到了芦苇、香蒲等净水植物,还意外发现了一处完好的园艺中心,里面有各种水生植物种子。
陆岩的水源地防护队却遭遇麻烦。他们在清理上游动物尸体时,遭到一群变异野狗袭击,两人受伤返回。
“那些狗不正常,”陆岩报告时面色严峻,“攻击性极强,而且似乎对疼痛不敏感。我怀疑它们接触过什么污染源。”
江季黎立即调整计划:“暂停上游作业,先专注内部净水。陆岩,带小队取样回来,我要分析可能的新型病原体。”
水危机第十天,基地首次实现安全饮水自给自足。新的多级净水系统运行良好:泥沙沉淀池、砂滤池、氯消毒装置、活性炭过滤塔,最后是紫外线消毒。
但江季黎并不满足。她站在新开辟的人工湿地试验区,对团队说:“这还不够。我要的是可持续的闭环水系统:雨水收集、灰水回收、生态净化。”
她展开新的设计图:屋顶雨水收集装置、灰水处理花园、鱼菜共生系统...
沈鸿计算着工程量:“这需要重新规划整个基地的水路系统。” “那就重新规划。”江季黎语气坚定,“水是生命线,不能永远依赖应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