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鸿立刻重新检测了封存的晶簇样本。
在进行了深度能量扫描后,他有了一个惊人发现:这些看似沉寂的晶簇,其内部其实存在着一种极其缓慢、近乎停滞的能量流动,其核心频率…与发光苔藓的能量频率,以及“生命脉冲”技术的核心频率,存在着某种深层次的、晦涩的共鸣!
“这些晶簇…可能不是节点简单的造物或者能量结块,”沈鸿得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它们更像是一种…‘能量电池’或者‘信息存储器’,甚至可能是节点网络用于远程能量传输或信息同步的中继站!而苔藓,或许是另一种形式的、更温和的生命能量表达?”
这个猜想意义重大。
如果晶簇是节点网络的基础设施,那么理解它,或许就能找到节点的弱点。
而苔藓与它的共鸣,则可能提供一种干扰甚至利用它的思路。
他尝试将一小块培育的苔藓靠近晶簇样本。
在精密仪器的监测下,可以观察到苔藓的光芒微微增强,而晶簇内部那近乎停滞的能量流,似乎…加快了一丝微不足道的速度!
就在沈鸿全神贯注于实验时,隔离室内,林默的状态再次出现变化。
在持续的苔藓能量频谱屏蔽和药物治疗下,他清醒的时间变长了。
虽然记忆依旧混乱,但不再充满恐惧的尖叫,更多的是迷茫和疲惫。
在一次苏婉清的例行问询中,他忽然抬起头,眼神有些飘忽,喃喃低语:
“安静…好安静…”
“它们…好像…睡着了…”
“但是…地下…有东西…在响…”
“很慢…很沉…像心跳…”
“很多…很多心跳…在很远…又好像…很近…”
苏婉清立刻记录下这些支离破碎的话语,并第一时间汇报给了江季黎和沈鸿。
“地下?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