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触碰强烈情绪节点的尝试失败了,如同在雷区盲目迈步。
林默意识到,想要利用何翟添复苏的意识对抗秩序,必须像最精密的神经外科手术,避开那些脆弱而危险的区域,寻找更隐蔽、更具建设性的路径。
他不再主动去“刺激”那些痛苦的记忆碎片,而是将自身的感知调整得更加柔和,如同无声流淌的溪水,浸润着那片灰色的意识荒原。
他不再试图去“解读”或“放大”什么,只是单纯地存在着,传递着一种稳定、包容、不带任何评判的“陪伴”感。
这是一种近乎冥想的状态,对林默自身精神的负担反而减轻了。
他不再对抗记忆洪流的冲击,而是任由它们穿过自己,如同水流穿过多孔的礁石。
在这种状态下,他捕捉到了一些之前被忽略的、更加细微的“潜流”。
那并非激烈的情绪,而是一些…近乎本能的反应,一些被秩序意志压制、却未曾完全磨灭的、属于“何翟添”这个个体的底层行为模式碎片。
…当监测仪器发出规律滴答声时,那淡薄光影的“手指”会无意识地、极其轻微地蜷缩一下,仿佛曾习惯于在类似声音中确认着什么…
…当苏婉清靠近进行例行检查时,即使处于无意识状态,那光影的“姿态”也会出现一丝难以察觉的紧绷,那是一种长期身处高位者对于近距离接触的本能戒备,而非秩序烙印的冰冷排斥…
…最让林默注意的是,当基地内部某个区域传来轻微的结构应力呻吟(老旧金属的正常疲劳声响)时,那光影会流露出一丝转瞬即逝的、近乎“审视”与“评估”的意念波动,这与他作为“磐石”领袖,对结构和稳定近乎偏执的关注不谋而合…
这些碎片,无关爱恨,无关剧烈的痛苦,它们更像是何翟添灵魂深处烙印最深的行为习惯和本能认知,是构成“何翟添”这个存在的基石。
秩序意志覆盖了他的意识,篡改了他的目标,却似乎未能完全抹去这些最底层的“印记”。
一个大胆的念头在林默心中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