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花复刻AC米兰圣诞树阵型,是中超战术革命还是行为艺术?

· 树根:阿马杜单后腰——“你的任务是当加图索和皮尔洛的结合体”

· 树干:吴曦+李可双中前卫——“西多夫和鲁伊·科斯塔的混合体”

· 树顶:特谢拉前腰——“你就是申花的卡卡”

· 星星:阿苏埃单箭头——“学习因扎吉的跑位”

训练赛第一次试运行,整个体系崩溃得比国足12强赛还快。

“教练,这战术需要全员高球商!”吴曦喘着气抱怨,“咱们有些队友连越位规则都...”

斯卢茨基淡定地拍拍手:“那就练到懂为止。”

---

03 虹口奇迹夜

比赛日。山东泰山主帅看着申花首发名单,笑出了声。

“圣诞树?中超又不是童话联赛。”

开场10分钟,泰山压着申花狂攻。王大雷甚至有空在前场散步:“就这?我还以为多狠呢。”

但第23分钟,魔法开始了。

第一次开花: 阿马杜断球→分边吴曦→斜传特谢拉→撞墙配合阿苏埃→射门! 1-0!整个进攻只用了3脚传递。

泰山的巴西助教目瞪口呆:“这特么是中超?”

第二次开花: 第51分钟,申花角球。 汪海健站到球前——突然战术手势一变。 李可模仿阿森纳角球战术的小干扰动作。 球开到后点!吴曦头球破门! 2-0!

第三次开花: 第63分钟,特谢拉复刻卡卡经典奔袭。 连过三人后分球,阿苏埃抢点破门。 3-0!

虹口足球场彻底疯狂。球迷举起准备好的横幅:“安切洛蒂在东方”。

---

04 战术板的哲学思考

为什么20年前的战术能在中超复活?

第一,中场控制力: 圣诞树阵型本质上是用人数换控制。在中超普遍打4-4-2的环境下,5人中场形成局部优势——就像大学生打小学生。

第二,进攻流动性: 申花的“三叉戟”不是固定三点,而是流动的进攻组。特谢拉时左时右,吴曦忽前忽后,让对手防不胜防。

第三,防守层次感: 三后腰不是平行站位,而是阶梯式防守。阿马杜拖后扫荡,吴曦和李可轮流前压——像三道防盗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斯卢茨基在赛后发布会上说:“最好的战术不是最新的,而是最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