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的灵能网络协议可以作为不同文明力量融合的‘粘合剂’,”铁盾沉声道,“确保星炬内部能量流转畅通无阻。”
敖青的声音透过远程通讯传来:“水族愿倾尽所有,调度四海元力,助星炬稳固根基。”
联盟的力量,在这一刻被高度动员起来。一个前所未有的、融合了多文明智慧的超级工程,在洪荒之外的虚空中,悄然拉开了序幕。
---
星炬的建造并非一帆风顺。不同文明的技术体系、能量属性存在着天然的隔阂与冲突。
最初尝试将星灵灵能水晶嵌入由洪荒符文构筑的基座时,剧烈的能量排斥几乎引发了一场爆炸,幸亏枭指挥潜影舰队及时张开了空间隔离力场。
方舟的网络协议在连接洪荒信念符文时,也出现了严重的“信息过载”现象,普通的计算单元根本无法处理那蕴含了亿万生灵复杂情愫的信念数据流。
工地上,问题层出不穷。
岩砾急得嘴角起泡,日夜不休地协调各方。
阿雅带领丹医司的弟子,不仅要救治在先前战斗中负伤的战士,还要处理因能量反噬而受伤的工程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键时刻,青禾的作用凸显无疑。她悬浮在星炬建设的核心区域,额间的万灵同心符光芒流转,如同一个活的调解器。
她既能深入理解山河鼎的秩序本源,又能感知星灵灵能的纯净波动,理解潜影科技的虚空特性,共鸣方舟网络的逻辑构架。
她引导着不同的能量,如同最高明的园丁,让它们不是粗暴地混合,而是在“秩序”的框架下,找到各自的位置,相互滋养,形成一种动态的、生机勃勃的平衡。
她将自身作为桥梁,将林烨那包容万象、化生万物的“耕耘”意志,贯彻到星炬建设的每一个细节。
同时,她也敏锐地察觉到,联军内部开始滋生一些不易察觉的暗流。
一些原本隶属于不同部落、后来加入联盟的人族战士,看着星炬上大量应用“异族”技术,私下里不免有些微词:“这星炬,还是我们洪荒的圣物吗?怎么感觉成了那些天外来客的东西……”
部分潜影舰队的成员,习惯了独立行动和隐匿生存,对于要将自身核心技术共享,并融入一个如此显眼的“灯塔”中,也心存疑虑,担心这会暴露他们更多的秘密。
甚至方舟幸存者中,也有人担忧,过度依赖洪荒的“信念”这种看似唯心的力量,是否会动摇他们基于理性与灵能科技的根本。
这些分歧和疑虑虽然尚未浮上水面,但却像细微的裂纹,潜藏在联盟光鲜的表象之下。
青禾能通过万灵同心符隐约感受到这些情绪的波动,她知道,星炬的建造,不仅是技术的融合,更是人心与信念的融合。后者,或许比前者更加艰难。
---
经过无数个不眠不休的周期,在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与牺牲后,星炬的基座终于初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