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营地外来了个推着独轮小车的货郎。
这人约莫二十出头,穿着洗得发白的粗布衣裳,脸上带着生意人特有的、略显疲惫的笑容,自称姓陈,单名一个维字,是朔风城里一家小杂货铺的萧少爷,铺子生意不好做,只好出来跑跑周边,看能不能换些山货皮毛。
守门的护卫检查了他的小车,上面确实堆着些针头线脑、粗盐、劣质糖块、还有几匹颜色暗淡的土布,都是些寻常物事,便放了他进来。
陈维推着小车,操着略带口音的官话,热情地招呼着营地里的人:“各位乡亲,看看有啥需要的?上好的棉线,结实的粗布,新到的土糖咧!”
他一边叫卖,那双看似随意打量的眼睛,却像最精密的扫描仪,飞快地掠过营地的每一个角落。
当他看到那依托温泉搭建的、蒙着皮子的古怪“暖棚”时,眼神顿了一下;
看到有人用着明显改良过、带着现代力学影子的省力辘轳打水时,眉毛几不可查地一挑;
尤其是当他瞥见一个妇人手里拿着缝制了一半的、隐约能看到内部填充结构的厚实马甲时,推着小车的手猛地攥紧了,呼吸都急促了几分。
这些细节……太不对劲了!
这绝不是一个普通古代流放营地该有的东西!
就在这时,苏晚晴正好从地下工坊出来,准备去温室看看她的宝贝菜苗,迎面就撞上了这个四处张望的货郎。
四目相对。
空气仿佛凝固了一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