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李斯登门与择主而事

厌恶,警惕,甚至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生理性不适。

作为后世来人,他对李斯的观感可谓恶劣至极。

抛开其法学成就和政治贡献不谈,单就“咸鱼藏尸”这一桩,就足以让任何对始皇抱有敬意的人对其深恶痛绝。

那是对一位千古一帝何等的亵渎!

燕丹的脸色不自觉地沉了下来,语气也带上了几分冷意:“我当是谁,原来是丞相府上的李舍人。不在相府为吕相出谋划策,来我这小小的安秦君府,有何贵干?”

李斯听到声音,转过身,看到燕丹,眼中迅速闪过一丝精光,随即躬身行礼,态度恭敬却并无谄媚:“在下李斯,冒昧打扰安秦君,还望海涵。”

“不必多礼。”燕丹摆了摆手,示意管家退下,目光依旧带着审视,“李舍人有事不妨直说。”

李斯直起身,坦然迎上燕丹的目光,毫不避讳地说道:“斯此次前来,确有一事相求。恳请安秦君,为斯引荐于秦王驾前。”

燕丹心中冷笑一声,“果然如此。”

他面上不动声色,反问道:“哦?李舍人乃吕相门下高客,深受器重。想要面见大王,何不通过丞相举荐?岂不比我这个闲散彻侯更为便捷?”

李斯闻言,脸上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缓缓道:“安秦君何必明知故问?吕相门客三千,斯不过其中一员。且吕相……春秋鼎盛,权柄在握。”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语气变得郑重,“然,大王虽年少,却已显峥嵘。日前处置宗亲风波,恩威并施,尽显雄主之姿。”

“大秦之未来,在大王,不在丞相。”

他目光灼灼地看着燕丹,言辞恳切,却又带着一种赤裸裸的现实算计:“斯虽不才,亦有一腔抱负,愿效明主,施展所学。吕相之门,非斯久居之地。放眼当今秦国,能助斯达成夙愿者,唯大王一人耳!而能助斯得见大王者,放眼咸阳,除安秦君外,斯实难想出第二人选。”

这番话,说得坦率至极,几乎将“良禽择木而栖”的功利心态摆在了明面上。

他毫不掩饰自己对吕不韦“日落西山”的判断和对嬴政“旭日东升”的押注,更直接点明燕丹是连接他与秦王的关键桥梁。

燕丹听着,心中五味杂陈。

他不得不承认,李斯此人,眼光毒辣,判断精准,对时局的把握堪称一流。

小主,

历史上他能在吕不韦势大时投入其门下,又能在嬴政亲政前果断转向,确实有其过人之处。

这种纯粹的、基于利益和前途计算的“跳槽”,虽然现实得令人齿冷,但在战国这个谋士纵横的时代,却又显得如此“正常”。

“真是……典型的李斯做派。”燕丹暗自腹诽,“有用时便是明主,无用时便可抛弃,极致理性,也极致冷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