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豆粉新思与务实

将最后一口酥饼咽下肚,又灌了半杯温热的蜜水,燕丹总算感觉那股因睡眠不足和过度震惊带来的混沌感消散了大半。

他是个务实的人,既然想不明白嬴政那突如其来的、近乎“偶像剧”式的关怀背后究竟藏着什么心思,索性便不再为难自己。

“生死面前无大事。”他暗自嘀咕了一句,将那些纷乱的思绪抛到脑后。

眼下,还是琢磨点实在的东西更让人安心。

他向嬴政告退,言明想去宫里的厨房看看,继续研究大豆的吃法。

嬴政抬眸看了他一眼,目光深沉难辨,却并未阻拦,只淡淡嘱咐了一句“晚膳前回来”,便挥挥手让他去了。

燕丹如蒙大赦,快步离开了那间让他感觉气氛越来越微妙的寝殿。

宫中的庖厨们对这位时常带来新奇点子和美味吃食的安秦君早已十分熟悉。

见他到来,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恭敬行礼,眼神中带着期待——不知这位奇思妙想的彻侯今日又会带来什么惊喜。

“不必多礼,”燕丹摆摆手,开门见山,“劳烦诸位,取些上好的黄豆,用石磨细细磨成粉,越细越好。”

庖厨们虽有些疑惑——豆子磨粉?这倒是新鲜——但动作却毫不迟疑,立刻挑选豆子,清洗石磨,忙碌起来。

宫中石磨巨大,由健牛拉动,效率远非安秦君府的小磨可比,不多时,一袋色泽淡黄、质地细腻的豆粉(或称豆面)便呈到了燕丹面前。

燕丹用手指捻起一点豆粉,放在鼻尖闻了闻,豆香纯正,没有异味。

他满意地点点头,随即却又轻轻叹了口气。

昨夜在安秦君府,他光顾着兴奋于大豆能变出豆浆、豆腐这些“高级”吃食,却差点忽略了一个最关键的现实问题——保质期。

在这个没有冰箱、缺乏有效防腐技术的时代,豆浆、豆花这类水分含量极高的食物,极其容易腐败变质,尤其是在温暖的季节,可能放上大半天就馊了。

豆腐稍好一些,但也存放不了几天。对于绝大多数挣扎在温饱线上的平民百姓而言,食物最宝贵的品质是“能存放”、“抗饿”,而非“口感新奇”。

若辛辛苦苦磨出豆浆、点出豆腐,却因为吃不完而白白酸掉浪费,那简直是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