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辨证立法,首战告捷

林怀远的声音,如同投入死水中的石子,虽未立刻激起滔天巨浪,却也让那凝固的绝望,产生了一丝细微的涟漪。

喊话之后,他没有丝毫停顿。时间就是生命,在这疫区之内,每一息都无比珍贵。

“杰克,去找些砖石,垒个简易灶台!小满,看看附近有没有能用的大锅和水源!”林怀远语速飞快,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周围。他的指令清晰明确,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力,瞬间驱散了杰克和小满初入疫区的不安与茫然。

杰克应了一声,他那高大的身躯和蛮力在此刻派上了用场。他迅速在附近坍塌的窝棚边缘搬来些残破的砖块和石板,手脚并用地垒砌起来。小满则像一只敏锐的小鹿,很快在不远处指着一口被遗弃的、足够容纳数十人饮用的生铁大锅,又指了指百米外一口公用的水井。

林怀远快步走到水井边,仔细观察水质。井水略显浑浊,他眉头微蹙,立即吩咐道:“打上来的水,必须煮沸半刻钟才能使用!”这是防止水源被污染导致疫情进一步扩散的关键。

与此同时,他的大脑飞速运转,结合眼前患者的症状——呕吐物多为清水或米泔水样,腹泻不止,伴有四肢不温、肌肉痉挛(转筋),脉象即便在匆忙间搭指也能感到沉紧或濡缓,舌苔可见白腻……这一切,都指向了《伤寒论》与后世温病学说中所述的“寒湿霍乱”!

此疫非热毒,乃寒湿秽浊之邪,困阻中焦,导致脾胃升降失常,清浊不分,上吐下泻。津液暴脱,故见眼眶凹陷、转筋;阳气衰微,故见四肢厥冷、精神萎靡。若再延误,必将亡阳脱液,回天乏术。

辨证既明,立法当速!

治疗大法,当以**芳香化浊,温中散寒,祛湿止泻**为主。

“杰克,生火!小满,帮我分拣药材!”林怀远一边吩咐,一边迅速打开随身携带的药材包。他首先取出的,是大包的藿香叶与佩兰叶,这两味药气味芳香,是化湿浊、醒脾胃的要药。接着是苍术、厚朴,用以燥湿健脾,行气消胀。陈皮、茯苓健脾利湿,半夏止呕,白芷增强化湿之力。又加入少许炙甘草调和诸药。

“第一锅,熬‘藿香正气汤’加减!”他声音沉稳,手下动作如飞,将药材按比例投入已然沸腾的大锅中。刹那间,一股浓郁而独特的草药香气,伴随着水汽蒸腾而起,开始在这充满腐臭气息的空气里,顽强地开辟出一片清冽的领域。

这熟悉的、属于草药的味道,仿佛带着某种安神的力量,让周围一些惶恐不安的居民,情绪稍稍平复了一些。几个胆大的,或者说病情稍轻的,试探着围拢过来,看着那口翻滚着褐色药汁的大锅,眼中充满了渴望与疑虑。

“此汤可化解湿浊,止呕止泻!症状初起,呕吐腹泻者,皆可来饮!”林怀远朗声解释着,同时用木勺搅动着锅中的药汤。

然而,他知道,霍乱暴泻,最伤津液。吐泻过度的患者,往往等不到药力发挥作用,便会因津液枯竭而亡。必须配合补充津液!

“小满,第二锅,熬‘绿豆马齿苋汤’!”这是祖父医案中记载的简易食疗方,绿豆清热解毒,马齿苋酸寒,能凉血止血、清热解毒,尤擅治疗痢疾,且此二物在民间易得(林怀远已自备),煎汤代水,既能补充水分,又能辅助清热止痢。

两口大锅同时升腾起白色的水汽,不同的药香交织在一起,仿佛构建起一道无形的防线。

药汤尚未熬好,林怀远已开始行动。他带着小满,走向那些瘫倒在路边、情况最危重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