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萧执捏住手里的信封,轻嗤一声。

东仓淮派来的使臣居然是梁光誉。

萧执还记得他,当时在仓淮山下,高韶兰的王叔有意撮合她和梁光誉,幸亏高韶兰没这个意思。后来二皇兄的人把手伸到东仓淮,也是这个梁光誉拿了大周刑部的文书,想要抓他,他才与高韶兰不告而别。

然而梁光誉没认出他。

梁光誉作为使臣,从头到尾不敢窥视天颜,头始终低着,萧执却把他看得清清楚楚。

还想见高韶兰?做他的春秋大梦。

萧执打开信封,从里面掉出来三封信。

一封是东仓淮王高诚写的,一封是太子高鸿写的,另一封是静安侯高广严和他夫人写的。

萧执粗略地看了一遍,信的内容都很常见,无非是些问候的话,他便又把它们塞了回去,让吴忠重新封口。

晚些时候,萧执捏着又装好的信,摆驾永安宫。

梁光誉随着礼部官员于大人出了宫,于大人请他去酒楼吃饭,推杯换盏聊了半天,晚上快宵禁的时候才回到驿馆。躺下休息的时候,他突然一个激灵坐了起来。

他见不到皇后,是不是说明皇后根本过得不好?

王上和太子都分别有话让他转述皇后,那些话不好写在信里,都是要靠他面见皇后时说出来的。这大周皇帝却拒绝了他,他该怎么办?

梁光誉皱起眉头,不行,他明天得仔细打听打听,必要的时候,还得派人回去告诉王上和太子一声。

……

高韶兰沐浴完毕,头发还是湿的,萧执坐在她的身后,拿干巾给她绞着头发,高韶兰抖开信,借着烛光一张张看。

先看的是王叔的信。

王叔告诉她,他的伤已经完全养好了,前不久去围猎的时候,还射杀了好几头鹿和一只飞鹰。信的末尾则告诉她,她的婶婶有孕了,一切都很好,让她不要担心。

然后又打开高鸿的信。

高鸿絮絮叨叨的给她写了许多日常,说自己最近读了什么书,在朝中做了什么事,然后又问她在大周过得怎么样,有没有想东仓淮,后面还跟她说,父王为他挑好了太子妃,是郎中令姚家的女儿,温婉贤淑,婚礼定在来年三月。

高韶兰轻轻摩挲着纸上墨黑的字迹,面色怅然。

她当然想念。

她吃不惯大周的菜,也受不了大周干燥寒冷的天气。她想念王叔,想念高鸿,东仓淮才是她熟悉的地方,那里才是她的家。而在大周,她熟悉的只有萧执。

萧执一直在盯着她的侧脸,时不时瞥一眼信上的内容,一看她发怔,就知道她又多想了。

萧执眼神一暗,停下手中的动作,上前紧紧地拥住她,下巴搁在她的肩头上,闷闷地说:“你是不是又在想着离开了?”

高韶兰没理他。

萧执紧了紧手臂:“我不许你走。”

高韶兰只是低下头,把高鸿的信收起来,然后拿起父王给她的那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