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不打掉褐军,东南前线的战事就受影响;晚一天打下攸国,大卫的负担就加重一天,国力就衰减一分,从而更是无力平叛……

卫王就是害怕这样的怪圈,才派出了廖浮山。

贺小鸢手蘸一点茶水,在桌上画了个卫国的简略地图:“褐军起义之后,从去年夏末至今,卫国其他地区纷纷效仿,共有大小起义六起,但不成气候,最后被镇压了五起,现在仅余一个还在勉力支撑。像褐军力挺了这么久,地盘还能越扩越大的,没有第二家了。”

第415章 拿着鸡毛当令箭

曲云河抚着下巴:”那或可说明,卫国气数未尽。“

物必自腐,而后虫生。”现在卫国这棵树上长了虫却还没被蛀光,大概是它还有生机。“曲云河经历过王朝动荡变迁,心里隐隐觉得,起义军想要一鼓作气拿下盛邑,难矣。

这话,贺小鸢就不爱听了。

“可是反过来说,褐军屹立不倒,其他地方起义才如雨后春笋,王军灭之不绝。”她撇了撇嘴,“所以卫王也要快些把褐军掰倒才行。这次廖浮山率五万大军,另有两名卫国大将也分领

三万人,另取东、西两路进攻褐军。呵,卫廷真是下了血本了。”

对攸战争+褐军起义+其他地方起义,卫国就是再强大,同时应对这些也是分身乏术。更何况这么多麻烦还有层层叠加、互相放大的效应。

分析至此,卫国派出的平乱兵力达到十一万,比进攻攸国的军队总人数还多出两万。这样,卫国内外总共有二十万大军活跃在战场上。

供养二十万人作战,啧啧,这是多大一笔开销!

曲云河抚着下巴:“卫国拥兵多少?”

“具体不知,但算上拱卫盛邑的驻兵和禁军,至少在二十三万以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