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知道,这五十天来参你的本子不下三十本!”韩昭苦笑,“廷议时,大臣当廷斥责你、言辞激烈者不下七八次!他们都把龙口堰决堤,甚至澜江水患、百姓流离的原因怪罪在你头上。”
燕三郎脸色不好看。
澜江中下游水患淹没良田无数,也令百姓曝尸于野,生者哀嚎流离。如有廷臣将这罪名归咎于他,那实是恶毒已极。
可他也明白,出了这样的大事,一定得有人承担责任。如能让清乐伯当替罪羊,许多官员都要拍手称快。
“你不在廷,甚至不能为自己辩驳。我和石从翼等人又是武将,不会每日上廷,也不好对民生大事指手划脚。”太平时期轻武官,护国公也不常上廷了,以慰君心。韩昭继续提点燕三郎,“就算王上对你信任有加,可是三天两头有人参你、斥你,让他自觉所托非人,这份恩宠早晚会被消磨。”
第1148章 找不见的入口
燕三郎立刻想起了王师厉鹤林先前的话。他也说燕三郎心太大了,小心聪明反被聪明误。
他问韩昭:“若我能找出龙口堰决堤原因、关闭修罗道入口,这场纷争能不能消弥?”
“能。”韩昭话锋一转,“可就算你过了这一关,以后呢?龙口堰不过是西城计划的第一步,说不清后面还会有多少意外。每一次,你都能顺利解决么?”
燕三郎不吱声了。
“所以我才说,你若想办利国利民的大事,还是要在廷为官,名正言顺!”韩昭提起酒瓮,给他斟满美酒,“你好好想想罢。”
……
离开浮屿小筑,燕三郎在回家路上一言不发。
对他来说,这是常态了,但猫儿还是有些担心。它往他怀里拱了拱:“还想着韩昭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