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在特拉维夫的比比焦急的看着会议室里的屏幕,上面显示着欧罗巴的各类媒体开始迅速的报道卡迪亚半岛上的战争。
一个非常显而易见的动作,特别是比比知晓以前欧罗巴闪光时期的宣传部长:保罗·约瑟夫重新回归后,欧罗巴的媒体迅速被开始关注这边卡迪亚半岛的内容。
这是明确的宣传动员,尤其是复国主义实体的手段并不那么光彩。
以往比比能够通过对欧罗巴媒体公司的影响去让他们不要去关注到卡迪亚半岛上发生的事情,而现在欧罗巴联合王国的中央机构开始直接对媒体进行管控。
转变来自于鲁昂地区的乱局,大卫教国际资本深度的参与到了其中,自然会受到欧罗巴方面的反制。
大卫教与复国主义实体在外人看来是一体的,自然他会因此受到牵连。
当然,如果是以前的局势比比不会在意。
欧罗巴首相林无忧是一个守成的大领导,出于一种求稳的心态他不会让欧罗巴开始大规模对外战争。事实上他也指挥不了海心大公爵这种海外大飞地,而欧罗巴对外军事行动是离不开海心大公领的支援。
欧罗巴的外交惯性也让首相林无忧不能短时间转变欧罗巴的对外不干涉原则,毕竟谁都不会想要去变动自己一直在做的事情。
尝试新的东西就会潜在的带来失误,这种失误如何去看待和有没有足够的动力去改变还是一个未知数。
这是一种惯性,打破这种惯性就必须要一个足够地位的人。
欧罗巴的军、警、宪、特等都能够影响到的人,换而言之就是需要一个能够支撑起欧罗巴转向的政治强人。
现在欧罗巴闪光已经回到了欧罗巴,更关键的是他亲自处理了鲁昂特别行政区的事情。
“局势越来越难搞。”比比计算着目前的形势
需要有其他方面的事情去牵制住欧罗巴的目光,而在这个方面他好像恰恰知道了最合适的人。
“真是贵客到来啊,德雷克大公爵。”比比热情迎接前来的德雷克大公爵
“我们各持所需,所以是双赢局面。比比阁下。”德雷克大公爵很有礼节的握住伸过来的手
与以前相比,在经历过机械帝国内务事项后。德雷克大公爵至少在场面上会和混迹政坛多年的老油条没有什么区别。更关键的一点是:汉城区域总督全小将给了他非常多的建议,有相当多没有摆到明面上的规则被德雷克所了解到。
一个国家的运行框架,不管是以任何形式、任何架构、任何组成逻辑。最重要的永远是了解规则,至少是所有会用得到的规则。
这点实际上非常的理工逻辑:如果你想要对某些事物进行改进,最重要的前提永远是你如何观察到结果偏差。
只要能够观测到准确的结果,你才能够去一个个验证改进的方案。
比如说你手上只有一个百分表,也就是最小单位为百分之一毫米的测量工具(0.01毫米)。
请问你如何去将精度提升到千分之一级别?千分之一(0.001毫米)的差别你无法观测到,任何尝试都无法准确区分。所以提升精度的前提是观测到,将百分表换成千分表等更高级别的观测工具。
如果不知道放在台面之下的规则,甚至连谈判的资格都没有。那就已经不是谈判结果的好坏,而是连谈都没有谈的必要。
机械帝国做为一个国家尤其是极点国家的时间过于久远,财阀、学阀、门阀数不胜数。
在这些势力漫长的交锋中,总会在一个大致的范围内划出一个各方都能够接受的共识。
这个共识会做为各方用来精准表达自己的需求,以及基于这些需求讨价还价的边界。久而久之这个共识就会演化成为机械帝国不放在明面的潜规则,这个有很多种含义。
最初用来便于精准表达己方势力需求的目的减弱,取而代之的则是展现出极强的排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