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医社同心应世变,残踪扰变撼变基

王婶点点头,继续织布。没一会儿,监测仪的仪盘就跳了起来,指针停在 80 的位置,还发出 “嘀嘀” 的提示声。

“王婶,您这劳损值有点高,” 小周指着仪盘说,“您织的时候,手腕绷得太紧了,时间长了就会疼。我教您一套‘手腕放松操’,织半个时辰就做一次 —— 先揉合谷穴,用拇指按顺时针揉三十下,再慢慢转手腕,顺时针转二十下,逆时针转二十下,像这样……”

小周边说边示范,王婶跟着学,揉到合谷穴时,忍不住 “哎呀” 一声:“还真有点酸!揉完之后,倒觉得松快多了 —— 之前手腕疼得拿不起筷子,没想到这么揉揉就管用。”

其他工人见了,也纷纷围过来,让小周教他们放松操。李掌柜看着这场景,笑着对小周说:“要是医徒们能常来教,工人们身体好了,织布也能快些,这就是双赢啊!”

可就在这时,小周的监测仪突然 “嘀嘀” 乱响,仪盘上的指针一下跳到 0,还弹出一行小字:“劳损值 0,无需调理”—— 小周愣了一下,赶紧检查仪器,发现仪盘边缘也泛着幽绿,又是残踪气!

“这邪祟太坏了!连教工人调理都要捣乱!” 小周气得攥紧拳头,把监测仪递给赶来的阿机。

阿机用圣火草汁液擦了擦仪盘,监测仪才恢复正常,指针又跳回 80。阿木这时也赶到作坊,对小周和其他医徒说:“以后出去实操,一定要多留个心眼,残踪气越是捣乱,咱越要把本事学好 —— 百姓等着咱帮他们解决问题,咱不能让邪祟得逞。”

巳时末,医徒们都能熟练地教流民防疫、帮工人调劳损了。张老先生看着小宋、小周他们的身影,欣慰地对阿木说:“以前我总怕改了课程,会丢了古法,现在才明白,把《黄帝内经》里的‘治未病’用到防疫上,把《伤寒论》里的‘经络调理’用到劳损上,这才是真传承 —— 让古法活在百姓的需求里,比背一百遍书都管用。”

三、午时研科研解热点题:墨械研变破难题

午时的阳光正烈,透过医应阁的窗棂,洒在科研区的案台上,案上摆着墨家的 “药材研磨仪”“机关康复仪” 等器械,还堆着些艾草、甘草、布巾等材料 —— 阿木正带着科研员小赵(二十岁,戴个小眼镜,手里拿着个账本,记录着实验数据)研究 “流民防疫便携包” 和 “作坊劳损康复仪”。

“流民缺医少药,住的地方又挤,这防疫包得轻便、管用,还得便宜,” 阿木拿起一个试做的防疫包,打开给小赵看,“这里面有三包艾草粉,每包能熏一个棚子;两块粗布巾,既能滤水,又能当口罩用;一张简易经络图,上面画着‘按合谷穴防感冒’‘按足三里强体质’的步骤,都是百姓一看就懂的 —— 再按道家‘药食同源’的道理,加三包甘草片,泡水喝能防中暑,这样一包,流民揣在兜里就能用,成本还不到两个铜板。”

小赵点点头,翻开账本:“先生,艾草粉昨天磨了五斤,布巾准备了两百块,甘草片也压好了 —— 就是这艾草粉,磨的时候总出问题,昨天磨了三斤,有一斤都磨粗了,没法装包。”

“那咱再试试墨家的药材研磨仪,” 阿木指着案上的研磨仪说,“这仪器是按‘三级研磨’机关做的,第一级磨成粗粉,第二级磨成中粉,第三级磨成细粉,你按这个钮调粗细,试试。”

小赵按阿木说的,把艾草放进研磨仪的进料口,按下 “细粉” 按钮。仪器的齿轮 “咯吱咯吱” 转起来,细白的艾草粉从出料口慢慢落下,像雪一样细腻。

小主,

可磨了没一会儿,仪器突然卡住了,进料口冒出黑烟,落下的艾草粉竟变成了黑色,还散着一股焦味 —— 小赵赶紧关掉仪器,打开进料口一看,里面的艾草竟变成了黑色的灰!

“是残踪气!” 阿木皱着眉,“他们污染了研磨仪的机关,想让艾草粉变成没用的灰,甚至有害的东西 —— 流民要是用了这种艾草粉,不仅防不了疫,还可能生病!”

阿机这时赶来,用圣火草汁液仔细擦拭研磨仪的齿轮和进料口。汁液碰到仪器内部的幽绿戾纹时,发出 “滋滋” 的声响,戾纹渐渐消失。阿机重新启动仪器,这次磨出的艾草粉又变成了细白的颜色,还飘着艾草的清香。

“真是防不胜防!” 阿木叹了口气,“咱得在所有科研仪器上加层圣火草防护,把圣火草汁液掺在仪器的润滑油里,这样残踪气就不容易污染了。”

加了防护后,小赵顺利磨好了艾草粉,装了十个防疫包,每个包里都放了艾草粉、布巾、经络图和甘草片。小赵把防疫包放进布筐里,笑着说:“先生,下午我就跟王大哥一起去流民棚子,挨家挨户送,再教他们咋用。”

午时三刻,阿木又转到 “作坊劳损康复仪” 的案前。这康复仪是个铜制的架子,上面有个可以活动的按摩头,能模拟人手按摩手腕。之前送了两台去李掌柜的作坊,工人们反映 “按摩头太硬,按得疼”。

“之前的按摩头是实心铜的,太硬了,” 阿木拿起一个新做的按摩头,“这次咱换成‘空心铜 + 海绵’的,外面包一层棉布,按的时候就不疼了;再按墨家‘机关调节’的道理,加个力度旋钮,轻档适合刚劳损的,重档适合劳损久的,这样就能按每个人的情况调。”

阿木边说边把新按摩头装在康复仪上,调节旋钮 —— 轻档时,按摩头轻轻转动,像羽毛拂过手腕;重档时,按摩头微微用力,却不觉得疼。

这时,李掌柜正好来取康复仪,阿木让他试了试:“李掌柜,您试试这新的,看看咋样。”

李掌柜把右手腕放在康复仪上,调了轻档。按摩头转动起来,李掌柜舒服得叹了口气:“比之前的硬按好多了!这力度刚好,按完之后,手腕松快多了 —— 要是每个作坊能配一台,工人们就不用遭劳损的罪了。”

可就在这时,康复仪突然 “咔嗒” 一声,力度旋钮自己转到了最大档,按摩头一下变得很重,李掌柜疼得叫出声:“疼!快关掉!”

阿木赶紧断电,检查旋钮 —— 发现旋钮里面的机关被篡改了,显示轻档,实际是重档,旋钮边缘还泛着幽绿的戾纹。“这邪祟是跟咱科研杠上了!” 阿木气得攥紧拳头,“但咱不能放弃,流民等着防疫包,工人等着康复仪,咱要是停了,受苦的还是百姓。”

阿机重新拆开康复仪,把篡改的机关修好,又加了一层圣火草防护:“这次加了双重保险,既看旋钮,又看仪盘显示,要是力度不对,仪盘会亮红灯报警。”

午时四刻,小赵提着布筐准备去流民棚子,阿木在他身后叮嘱:“送去后,一定要教流民咋用,比如艾草粉要怎么点燃,甘草片要怎么泡水,别让他们浪费了;要是遇到残踪气捣乱,就用圣火草汁液处理,别慌。”

小赵回头点头:“先生放心,我会跟王大哥一起,挨家挨户教,保证每个流民都懂咋用。”

阿木望着小赵的背影,心里清楚:科研不是关起门来做实验,是要把成果变成百姓能用的东西,解决百姓的实际问题 —— 这才是医学跟社会变革互动的关键,也是灵枢 “医之为道,在济人,不在炫技” 的遗训。

四、未时参政策推医发展:墨械政变促民生

未时的阳光渐渐柔和,透过政策区的朱红帘幕,洒在 “政策推演仪” 的案台上。户部周郎中和阿木正围着推演仪,细化《城乡医防条例》的草案 —— 之前定的 “每乡设医站,配流动医车” 的基础上,又加了几条:“医站的药材按成本价卖给百姓”“流动医车每月下乡两次,免费给老人和孩子诊脉”“村医培训班免学费、免食宿,还发每月五百文的生活费”。

“按这草案,乡下的医站明年春天就能建起来,村医培训班下个月就能开班,” 周郎中看着推演仪上的绿灯,笑着说,“你看这仪盘,民利值都到 90 了 —— 要是没有你们这仪器,我们订的条例怕是要脱离实际,要么太严,百姓受不了;要么太松,解决不了问题,白费功夫。”

阿木指着推演仪案台上浮现的 “轩辕医政” 虚影 —— 这是仪器启动时自动显的,虚影里黄帝正跟部落长老商量医政,长老说 “部落里的老人和孩子最需要照顾,医官要多去看看”,黄帝点头说好。

“其实这也是学轩辕黄帝,” 阿木说,“黄帝定医政的时候,不是自己说了算,是跟部落长老商量,问百姓的需求;咱订条例,也得问百姓、问医徒,不能在衙门里拍脑袋定 —— 比如村医培训班发生活费,就是听了流民王大哥的建议,他说‘要是没生活费,乡下的年轻人都要去打工,没人来学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