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时三刻,汴京知府赵大人(穿紫色官袍,面容威严)也赶来政策区,手里拿着个卷轴:“阿木先生,朝廷还想推‘中医科普进学堂’的政策,我拟了个草案,你们帮着看看行不行 —— 我想让每个学堂都配一个中医科普老师,专门教学生‘咋防感冒、咋调脾胃’。”
阿木接过卷轴,把草案输入政策推演仪。没一会儿,仪盘上就亮了十颗黄灯,木牌弹出 “黄色预警”:“汴京有八十所学堂,目前合格的科普老师只有三十位,缺口太大,强行配老师会导致‘有岗无人’,民利值 + 30”。
“赵大人,按目前的情况,‘每学堂配老师’不太现实,” 阿木调整草案,“不如先‘每县培训 10 名医徒当科普员,轮流去学堂讲课’,每个科普员负责五所学堂,每周去一次;再编一本《小儿中医科普册》,用墨家活字印刷,发给每个学生 —— 这样既能解决老师缺口的问题,又能让学生学到科普知识,民利值能到 70。”
赵大人看着推演仪上的绿灯,点头赞同:“这个法子好!既实际,又能让学生从小懂中医 —— 我小时候就是因为不懂‘贪凉会感冒’,夏天总吃冰,结果拉了半个月肚子,要是早有人教,也不会遭那罪。”
可就在这时,政策推演仪突然黑屏,再亮起时,草案竟被改成了 “禁止中医进学堂,违者罚银五十两”—— 仪盘边缘泛着幽绿的戾纹,还传来一阵细微的 “滋滋” 声。
“邪祟想断了中医的传承!” 阿木赶紧用圣火草汁液擦仪器,“他们怕学生从小懂中医,以后支持中医,就篡改政策,想让科普进学堂的事黄了!”
赵大人气得拍了下案台:“这邪祟太可恶了!连学堂里的孩子都不放过!咱偏要把政策订好,让中医进学堂,让更多人懂中医,看他们能捣乱到什么时候!”
阿机这时已经修好了推演仪,草案恢复正常。阿木重新把调整后的草案输入,仪盘亮了十七颗绿灯,木牌显 “绿色通道,民利值 + 75”。
未时四刻,阿算(阿木的弟子,负责整理文书)把订好的《城乡医防条例》和《中医科普进学堂方案》整理成册,用丝线装订好,封面还盖了医应阁的印章。
“等朝廷批了,咱就能按条例建医站、教村医,按方案培训科普员、印科普册,” 阿算捧着册子,笑着说,“到时候,流民能学到防疫,工人能调好劳损,学生能懂中医,乡下百姓也能有医看 —— 这就是先生说的‘医社同心’吧!”
阿木望着成册的政策,心里却没太轻松 —— 他知道,残踪气不会善罢甘休,之前破坏教育、破坏科研,现在又破坏政策,以后肯定还会在政策实施时捣乱。但他更清楚,只要跟百姓同心,跟朝廷同心,把政策落到实处,就一定能应对邪祟的破坏。
五、申时残踪扰变酿危局:变戾暗生撼变基
申时的阳光渐渐西斜,医应阁的影子被拉得很长。突然,去流民棚子送防疫包的小赵慌慌张张跑回来,布筐里的防疫包掉了好几个,脸上满是焦急:“先生!不好了!流民棚子有人说防疫包‘有毒’,还把包扔在地上,说咱是想害他们!”
阿木心里一紧,赶紧跟着小赵去流民棚子。刚到棚子门口,就听见里面吵吵嚷嚷 —— 几个流民围着王大哥,其中一个瘦高的流民手里拿着个防疫包,指着王大哥喊:“俺哥就是用了这包,喝了里面的甘草水,拉了三天肚子!你们就是想害俺们流民!”
王大哥急得满脸通红,手里也拿着个防疫包,大声辩解:“这包是好的!俺和俺媳妇都用了,没出事!是你们自己没按法子用,或者包被人动了手脚!”
阿木赶紧走上前,捡起地上被扔的防疫包,打开一看 —— 里面的艾草粉竟变成了黑色,甘草片也泛着霉点,跟之前装的正品完全不一样!“大家别慌!这包被人动了手脚,不是我们做的正品!”
阿木从怀里掏出一个正品防疫包,打开给流民看:“你们看,正品的艾草粉是绿色的,甘草片是黄色的,没有霉点;这个被扔的包,艾草粉是黑的,甘草片是霉的,明显是被人换了东西!”
瘦高的流民还想辩解,王大哥这时突然想起什么:“俺记起来了!昨天有个穿黑衣服的人来棚子,说‘这防疫包不好,俺给你们换好的’,俺没要,他就趁俺不注意,换了几户人家的包 —— 肯定是他搞的鬼!”
流民们这才明白过来,纷纷捡起地上的防疫包,仔细一看,果然跟阿木手里的正品不一样。那个瘦高的流民也红了脸,不好意思地说:“俺错怪你们了,是俺没问清楚就瞎嚷嚷。”
阿木笑着说:“没事,只要大家知道是邪祟捣乱就好。小赵,把正品防疫包发给大家,再教一遍咋用。”
可就在这时,阿机匆匆赶来,手里拿着个劳损监测仪:“先生!作坊那边出事了!李掌柜说,送去的康复仪突然都坏了,按摩头变得特别硬,工人们的手腕都被按疼了,劳损更重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阿木赶紧又往作坊赶。到了作坊,工人们正围着康复仪,脸上满是疼意。李掌柜指着一台康复仪说:“刚才还好好的,突然就失控了,按摩头一下变得比石头还硬,王婶的手腕都被按红了!”
阿木检查了几台康复仪,发现所有仪器的力度旋钮都被篡改了,显示轻档,实际是重档,仪器内部还泛着幽绿的戾纹 —— 又是残踪气!
“邪祟这是想让百姓不信任我们的科研成果!” 阿木气得攥紧拳头,“他们怕政策实施后,百姓能得到更好的医疗保障,就故意破坏防疫包和康复仪,挑拨百姓和我们的关系,让百姓觉得‘中医没用,医应阁不靠谱’!”
阿机这时已经拿出圣火草汁液,开始修理康复仪:“先生放心,我加了双重防护,这次修好了,邪祟再想篡改就难了。”
申时三刻,更坏的消息传来 —— 户部周郎中匆匆赶来,手里拿着一本被篡改的《城乡医防条例》册,脸色发白:“阿木先生,不好了!上报朝廷的条例册被人篡改了!里面的‘医站按成本价卖药’改成了‘医站看病收高价’,‘村医培训班免学费’改成了‘村医培训班收学费五十两’—— 这要是被朝廷看到,还以为是我们故意订的坏政策,之前的努力就全白费了!”
阿木赶紧接过册子,翻开一看 —— 册页边缘泛着幽绿的戾纹,里面的字迹果然被篡改了,原本的 “利民条款” 全变成了 “害民条款”。
“还好我们留了电子版!” 阿木赶紧让阿算调出墨家机关储存的草案 —— 这是之前特意备份的,存在一个铜制的 “记忆盒” 里,只有用阿木的青铜符才能打开。
阿算打开记忆盒,取出里面的竹简,上面的字迹清晰,都是正确的条例内容。“周郎中,您把这个电子版拿去给朝廷,跟他们说清楚,册子是被残踪气篡改的,” 阿木说,“邪祟想让政策订不成,咱偏要订成,还要实施好,让百姓受益。”
周郎中接过竹简,松了口气:“还好你们有备份!我这就去朝廷,跟陛下说明情况。”
申时四刻,阿机修好了作坊的康复仪,小赵重新给流民送了正品防疫包,周郎中也把正确的政策册上报了朝廷。可阿木心里清楚,残踪气的目标不是破坏这一次 —— 他们是想让医学没法适应社会变革,让百姓得不到健康保障,让朝廷对中医失去信任,最后污染医灵晶核,断了中医的传承。
就在这时,医应阁的青铜医应灯突然暗了下来,灯座上竟慢慢浮现出一枚泛着幽绿的碎片 —— 这碎片比之前见过的戾珠碎片大些,上面还刻着 “政策教具” 的纹路,触碰时,阿木的青铜符突然发烫,碎片里隐隐传来流民和工人的微弱哀嚎。
“这是‘变戾珠’碎片!” 阿木心里一沉,“残踪气是想污染用于政策推广的教具 —— 比如给村医的培训模型、给学堂的科普册,这些教具要是被污染,村医学错了调理方法,学生学错了防疫知识,政策实施后,百姓还是会受影响!”
申时末,夕阳的余晖洒在医应阁的青砖上,阿木握着变戾珠碎片,望着渐渐暗下来的天色,心里满是疑问:残踪气为何这么怕医学适应社会变革?这枚碎片是不是意味着,它已经在其他地方污染了整个教具?要是村医和学生用了被污染的教具,会不会害了更多百姓?
风渐渐大了,青铜医应灯的光影在地上晃动,像一个个跳动的问号。一切,都在这深时的余晖中,等着被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