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明接过披肩,上面编着孔雀开屏,竹丝细得像丝线,颜色鲜艳。
“这是‘织锦竹编’,是老手艺里的精品,你看这孔雀的羽毛,一根一根编得清清楚楚,当年能编这个的,都是顶尖好手艺人。”苏明说。
阿姨高兴地说:“真的?我婆婆总说这披肩是她当年的嫁妆,让我好好保存。”
苏明又看了看披肩的边缘:“你看这锁边,是‘回纹编’,几十年了还这么结实,没有松劲。”
他用手轻轻摸了摸:“这竹丝泡过染料,颜色是天然的,没有化学成分,对皮肤好。”
阿姨说:“苏师傅,那这披肩现在能穿吗?我怕穿坏了。”
苏明点点头:“能穿!但别用力拉扯,穿完后用软布擦干净,挂在通风的地方就行。”
他还教阿姨怎么保养:“每隔半年用温水擦一次,再阴干,别暴晒,能保存更久。”
刚过立冬,村里的风带着凉,养老点院子里的阳光却暖烘烘的。
苏明早上起来,先去养老点看了看老人们,给王大娘掖了掖被角。
转身往工作室走,远远就看见门口蹲着个穿棉袄的大叔,手里抱着个布包。
大叔看见苏明,赶紧站起来:“苏师傅,我等你半天了,想让你帮我看看东西。”
苏明走过去:“大叔,外面凉,进屋说,你这布包里裹的啥?”
大叔跟着进屋,小心翼翼打开布包,露出个竹编针线盒,上面绣着小梅花。
苏明拿起针线盒,手指摸了摸竹丝:“这是‘竹编绣’,竹编上绣花,当年是姑娘家的陪嫁,你这盒子得有三四十年了。”
大叔点点头:“是我媳妇当年的嫁妆,她走得早,这盒子我一直留着,现在有点松线了。”
苏明翻过盒子,看了看绣花的针脚:“你看这梅花绣得多规整,针脚密实,你媳妇当年肯定心灵手巧。”
张大爷凑过来:“这针线盒真秀气,当年能有这陪嫁的,都是疼闺女的人家。”
大叔搓着手:“苏师傅,能不能帮我修修松线的地方?我想给我闺女留着。”
苏明点点头:“能修!用同颜色的线把松的地方缝补一下,再给竹编上点蜂蜡,结实又好看。”
他转头对学员说:“去拿点相近颜色的棉线和蜂蜡,顺便学学竹编绣的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