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的发酵同样在苏霓的计划之中。
她批准了赵小芸更为激进的第二步行动——在桦林镇的老粮站,举办一场“无声发布会”。
没有记者提问,没有领导发言。
十名“已注销者”的子女被邀请到现场,他们穿着和父辈一样的旧工装,沉默地站上临时搭建的高台。
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块小黑板,在主持人的示意下,轮流用白色粉笔写下自己父亲的名字、工号和生卒年份。
现场不设一个麦克风,只有一支弦乐队,将每一个名字转化为低沉悲怆的音符,在广场上空回响。
视频被传到网上后,瞬间引爆了全网。
弹幕如潮水般涌过:“原来沉默也有旋律,这旋律里全是血和泪。”“三十年了,他们终于有了名字,而不仅仅是一个编号。”更有懂音乐的网友惊恐地发现,那段弦乐的主旋律节奏,拆解开来,竟与最初从矿井下传出的刻字音频惊人地相似!
当天深夜,林晚根据周晓虹遗书中的模糊提示,找到了她位于城乡结合部的老家。
开门的是一位头发花白、眼神浑浊的老妇人,周晓虹的母亲。
在表明身份并出示了周晓虹的照片后,老人才颤巍巍地让她进了屋。
按照遗书的指引,林晚在老旧的木床床底,摸到了一个沉重的樟木箱。
箱子打开,一股浓烈的、混合着岁月和悲伤的气息扑面而来。
里面除了几本发黄的日记,还有一个用绒布包裹的、看起来像老式寻呼机的金属块。
林晚认出,这并非现代科技产物,而是九十年代极其罕见的、能将微型录音胶片数字化转储的设备——一个原始形态的U盘。
她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连接上这个怪异的设备,屏幕闪烁了几下,跳出一个简单的输入框,上方有一行小字:“输入关键词:我们没同意。”
林晚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手指悬在键盘上,正要输入这五个字。
就在这时,窗外突然传来一阵刺耳的急刹车声。
她猛地抬头,透过布满灰尘的窗玻璃,看见一辆没有牌照的黑色轿车死死地停在了巷子口,车灯熄灭,像一头潜伏在黑暗中的野兽。
车门打开,两个穿着深色夹克的魁梧身影走了下来,径直朝着小院的院门走来。
林晚的血液瞬间凝固了。
她没有丝毫犹豫,迅速拔下那个特殊的U盘,环顾四周,一把将其塞进了墙上老式灯座的夹缝里。
她吹灭桌上的蜡烛,屋子瞬间陷入一片漆黑。
她屏住呼吸,猫着腰,一头钻进了旁边散发着霉味的旧衣柜里,蜷缩起身体。
屋外,沉重而缓慢的脚步声踏上了水泥台阶,越来越近,最后停在了门前。
死寂中,门把手被轻轻握住,发出了“咔哒”一声,开始缓缓转动……林晚在黑暗中死死捂住自己的嘴,心跳声震得耳膜生疼,她的手在衣柜里胡乱摸索着,触到了一件粗糙坚硬的布料,那是一件叠得整整齐齐的旧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