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王轩发力

有时候他会写道:

【1988年《明报周刊》第247期曾报道,某女星为进某片组主动登门……】

然后附上扫描件、刊号、日期。

底下评论区立刻炸开。

“真的假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楼主太狠了吧,这都能挖出来?”

“求更多料!”

王轩懒得理,他知道——讨论越激烈,帖子的热度就越高。

而且他从来不攻击当红的内地艺人,只挑港台的“老神话”。

他要干的,不是造谣,而是“去魅”。

大陆观众对港台艺人的滤镜太厚了,总觉得那一代演员高贵、专业、有气质。

可在王轩看来,那些故事背后不过是资本与人性的另一种版本罢了。

“你们以为他们是艺术家,其实他们也只是工具人。”

当然,王轩是不可能自己亲自找资料的,

这个时候王轩就想到了最佳工具人了,是的,就是我们可爱而又眼神清澈的大学生了。

雇了港中文的大学生兼职,专门在香江旧书摊收集老杂志、老报纸,然后寄到内地,由他亲自筛选、标注。

发帖从不带脏字,也不煽情,用的全是记者口吻。

冷、准、狠。

网友戏称他是“娱乐圈的福尔摩斯”,还有人说他“替天行道”,专治圈内虚伪。

可他自己知道,他不是为了正义——只是想建立一个“信息权力”。

当别人还在抢镜头、抢综艺时,他已经在抢“话语权”。

王轩心里甚至有点好笑。

——二十年后,王胖子靠拍短视频聊圈内八卦在斗音维持热度;

——而此刻的王轩,正在论坛上,用文字塑造舆论。

“时代在变,方法不变。”

毕竟学学前辈的经验,也很合理不是吗。

王轩在贴吧上发了一条帖子:

用的后世小蓝书的小作文风格。

【娱乐圈纪委】发帖:

《一个内地演员的泣血控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