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1章 合璧生辉(2015年12月30日)

实验室的核心区域,一个充满科技感的项目展示墙亮了起来。首批启动的重点项目图文并茂:

“复眼·明察”: 基于昆虫复眼广角、高动态、低功耗的视觉原理,研发新一代仿生视觉传感器及图像处理算法,目标是在复杂光照、高速运动场景下实现超越现有技术的目标识别与追踪效率。配图是复眼显微结构和高精度视觉芯片设计图。

“根网·深联”: 模拟植物根系在土壤中自适应生长、高效吸收养分与水分、形成庞大互联网络的行为模式,开发用于大规模分布式计算、物联网、通信网络的自组织、自修复、资源优化调度算法。配图是根系生长模拟图和网络拓扑结构图。

“群智·协同”: 研究鸟群、鱼群、蚁群等生物群体在无集中控制下表现出的高度协调、分工合作、抗干扰的智能行为(群体智能/Swarm Intelligence),将其核心机制融入多智能体协作、无人机集群控制、分布式决策等AI领域,提升系统的鲁棒性和适应性。配图是鸟群飞行轨迹和无人机集群模拟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每一个项目名称都蕴含着对自然的敬意与对科技的期许。李玄策、李长庚、方清墨、李念墨(她作为青年骨干也参与了项目设计)以及实验室的年轻研究员们站在展示墙前,脸上都洋溢着对未来的憧憬和投身其中的热忱。

参观接近尾声,夕阳的余晖透过巨大的落地窗,将实验室内部染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人群渐渐散去,留下李玄策一家三代五人站在空旷明亮的实验大厅中央。

李玄策看着眼前的一切:充满未来感的设备,古朴的竹简瓷器,生机勃勃的绿植,还有身边最重要的家人。父亲李长庚正慈爱地看着孙女李念墨在电子屏前兴奋地演示一个初步的根系生长模拟程序;方清墨则蹲下身,与儿子李天枢一起,饶有兴致地观察着一个展示蚁群协作的透明生态箱,李天枢指着其中一只带头搬运食物的蚂蚁,小声说着什么,眼睛里闪烁着与年龄不符的专注光芒。

一种难以言喻的温暖与豪情在李玄策胸中激荡。他走到家人中间,伸出手。李长庚会意,微笑着将苍劲有力的大手覆在儿子手上;方清墨也温柔地将自己的手叠放上去;李念墨和李天枢也欢快地伸出小手,覆盖在最上面。三代人,五只手,在金色的夕阳中紧紧叠握在一起。掌心传来的温度各不相同,有历经沧桑的厚重,有中流砥柱的坚定,有青春飞扬的热情,也有稚嫩却充满无限可能的温暖。这温度汇聚在一起,仿佛一股无形的、强大的暖流。

“古法为魂,今术为翼。”李玄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在静谧的实验大厅里回荡,“自然为师,匠心为桥。”他看着父亲,看着妻子,看着儿女,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信心与深沉的爱意,“合璧生辉,其道大光!”

夕阳的最后一抹金辉,透过玻璃,正好落在他们交叠的手上,也落在那块闪耀着“长庚-清墨”名字的实验室铭牌上。光晕流转,仿佛预示着这融合了古老智慧、自然奥秘与现代科技的探索之路,必将照亮一片充满希望与奇迹的未来。在这岁末的暖阳里,智慧的火种已然点燃,等待着燎原之势。合璧之光,辉耀初生,其道,必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