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堂内响起一阵低低的、压抑不住的赞叹声。许多干部挺直了腰背,眼中闪烁着热血与向往。
现实:心灯的明灭
李玄策话锋一转,声音低沉下来:“然而,并非所有的心灯都能长明。历史有海瑞、于谦,现实中,也有令人扼腕的反面教材。”屏幕上没有出现具体名字和照片,只有几行简洁的文字概述和象征性的阴影画面。
“某位曾经意气风发的市长,在金钱美色的诱惑下,‘心灯’渐暗,从收受一条烟开始,最终滑入深渊,不仅毁了自己,更给当地发展带来巨大创伤,寒了百姓的心。”
“又或者,某位主管审批的官员,面对人情请托、上级暗示,不敢坚持原则,心中的天平倾斜了,‘心灯’蒙尘了,看似‘圆滑’地办了事,实则践踏了公平,破坏了规则,埋下了隐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些案例告诉我们,”李玄策的声音带着警醒,“‘心灯’并非一劳永逸。外界的诱惑如同狂风暴雨,内心的懈怠如同尘埃污垢,随时可能让它摇曳、暗淡甚至熄灭。为官者内心的‘绿水青山’一旦荒芜,外部世界的‘绿水青山’又如何能真正守护?清风正气从何谈起?民心又如何凝聚?”
他拿起那本《传习录》,轻轻翻开:“阳明先生教导我们,‘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这‘心中贼’,便是贪欲、是怯懦、是私心、是侥幸。致良知,就是一场与自己内心‘贼寇’的持久战。需要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照亮航程:心灯的意义
李玄策的目光再次变得温暖而充满力量:“同志们,我们身处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国家发展如巨轮破浪前行。但航程绝非坦途,有暗礁,有风浪,有迷雾。靠什么指引方向?靠什么凝聚力量?靠什么抵御侵蚀?”
他再次指向那盏小小的黄铜油灯。灯光虽弱,却坚定地燃烧着。
“靠的就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这盏‘心灯’!”他的声音铿锵有力,回荡在礼堂,“这盏‘心灯’,是理想信念之灯!照亮我们‘为谁执政、为谁服务’的根本方向。是清风正气之灯!驱散歪风邪气,营造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态。是责任担当之灯!激励我们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在矛盾面前敢碰硬。是敬畏戒惧之灯!提醒我们权力是双刃剑,必须依法依规,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他环视全场,眼神真挚:“一盏灯的光芒或许微弱,但千千万万盏‘心灯’汇聚,便是照亮时代航程、引领国家巨轮行稳致远的璀璨星河!这星河的光芒,就是民心所向,就是国运所系!”
余音与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