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6章 云岭丰碑 (2020年11月23日前后 - 脱贫攻坚收官)

他猛地吸了一下鼻子,努力挺直了有些佝偻的背脊,浑浊的老眼里,瞬间蓄满了泪水,那泪水在阳光下折射出晶亮的光。

“是你们!”他猛地提高了声音,带着积压了多年的情感洪流,手指重重地、却又无比珍惜地再次拂过那些名字,“是党!是国家!是这些名字刻在碑上的好人!是你们把我从阎王殿里拽了回来!给了我这个破家一条活路!”眼泪终于滚落,顺着他脸上深深的沟壑蜿蜒而下,滴落在冰凉的石碑上,洇开一小片深色的湿痕。

他不再压抑,任由泪水流淌,声音却愈发洪亮,带着一种扬眉吐气的酣畅:“看!我的房子!砖瓦的!结实!我的药罐子,早扔灶膛里当柴烧了!我养的山鸡,城里人都抢着要!我种的药材,值钱!”他猛地转身,指向自家方向新盖的小楼,又指向远处山坡上郁郁葱葱的药田,最后,目光落回人群里一个虎头虎脑、正低头捣鼓着一个崭新智能手机的小男孩身上。

小主,

“我孙子!有根家的苗苗!”田有根的声音陡然变得无比温柔和自豪,“这小子,天天捧着这玩意儿,看外面的大世界!他说爷爷,山外面有大海,有会跑得飞快的铁盒子,有比咱家房子还高的大楼!”他咧开嘴笑了,露出缺了一颗门牙的牙床,那笑容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这日子…这日子,稳了!咱老百姓的好日子,真的稳了!”

人群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夹杂着叫好声和善意的哄笑。苗苗被爷爷点名,小脸一红,赶紧把手机塞进裤兜,不好意思地挠挠头,随即又挺起小胸脯,脸上是藏不住的骄傲。

千里之外的京城,秋阳同样明媚,透过宽大的落地窗,将李玄策的书房照得一片亮堂。窗外是京城特有的、高远的蓝天和几缕薄云。

书房里却异常安静。宽大的红木书桌上,没有堆积如山的文件,而是铺开了一张几乎占满整个桌面的、特制的巨幅地图——那是全国脱贫攻坚的成果详图。地图上,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标记密密麻麻,像繁星点缀在祖国的山河之间。西疆广袤的绿洲旁新起的村落,云贵高原深处蜿蜒如丝带的新路,还有此刻被李玄策指尖轻轻点住的、位于西南腹地的一个小小的标记点:落雁坪。

他的指尖旁,摊开着几张刚刚送达的、还带着油墨清香的彩色照片。照片拍得并不算特别专业,却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崭新的感恩亭前,穿着靛蓝中山装、挺直腰板的田有根老人,正激动地对着话筒说着什么,阳光落在他满是泪痕却笑容灿烂的脸上;他布满沟壑、粗粝如砂石的手,正无比珍重地抚摸着光滑的石碑;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低着头,全神贯注地盯着手中智能手机的屏幕,嘴角带着新奇的笑意;穿着鲜艳民族服饰的姑娘们载歌载舞,笑容像山野间怒放的花朵;还有一张是大合影,男女老少,对着镜头,笑容朴实而满足,每一张脸上都洋溢着一种发自内心的、对未来的笃信。

李玄策坐在宽大的扶手椅里,身体微微前倾,目光长久地、仔细地流连在每一张照片上。他看得那样专注,仿佛要将每一个细节、每一份笑容都刻进心底。阳光落在他花白的鬓角,也落在他握着紫砂茶杯、骨节分明的手指上。茶杯里,碧绿的茶汤氤氲着热气,他却久久没有去啜饮。

书房的门被轻轻推开,方清墨端着一碟刚切好的水果走了进来。她脚步很轻,看到丈夫沉浸的样子,便没有立刻出声打扰。她将果碟轻轻放在书桌一角,目光也落在了那些照片上。看到田有根老人脸上的泪水和笑容,看到苗苗专注玩手机的模样,她的嘴角也不由自主地弯起温柔的弧度。

“不容易啊…”她轻声感叹道,声音里充满了敬意和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