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少司命

可鬼谷却从不专注这些,有不少学派悄悄递了投名状,想挂它的名头,想要成为其附庸,也有才俊踏遍山河寻它的踪迹,只求能入其门墙。

但没人知道鬼谷的据点在哪,也没人见过它的传承仪式,只偶尔听说某朝定天下的谋士,某代解危局的智囊,背后藏着鬼谷的影子。

世人总盯着凡俗里的权势,觉得能统御一方、号令百官的便是顶厉害的王者。

却少有人知晓,诸子百家的圈子里,藏着“圣师”的传说——不是读得多、说得巧就能算,得是学识能压过所有流派,一眼能看穿天下大势走向,甚至能悄悄拨动时局的人,才配得上这两个字。

而历来能担起“圣师”名号的,十有八九都与鬼谷脱不了干系,可你若问起,却没人能说清鬼谷究竟教了些什么,只知它的传人一出手,往往能定一国的走向。

就说儒家,这些年靠着“帝王之学”占了上风,朝堂上,民间都吃得开,弟子遍布天下,可继夫子之后,儒家诸圣听了鬼谷仙师的名号,也得端正肃然。

这不是谦逊,儒家自己都承认,论起看透人心,拿捏天下棋局的本事,他们远不及鬼谷纵横,其捭阖勾连之术,鬼神莫测,防不胜防,天下杂学他们认第二,无人敢认第一。

阴阳家真的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发展,在旁人眼里也算能呼风唤雨的显学,观星象,断吉凶的名声在外,可在懂行的人看来,阴阳家在鬼谷面前,连当附庸的资格都够不上。

有传言说,阴阳家那套观星断势的法子,最早还是从鬼谷流出去的皮毛。

更有人说,某朝阴阳家想借星象挑唆诸侯纷争,最后是鬼谷一位无名弟子悄悄改了星图解读,才压下了那场祸事。

可这些话没人敢证实,也没人敢反驳,毕竟谁也摸不准鬼谷的底细,只知道它从不愿站在明面上,却总在时局要拐弯的时候,悄悄推一把。

至于鬼谷的传人,更是谜一样的存在。

有人说他们可能是市井里的酒保,也可能是朝堂上不起眼的小官,不到该出手的时候,谁也认不出。

连它的传承也透着神秘,没人知道下一位传人是怎么选出来的,只等天下有难,棋局难破时,总会有个带着“鬼谷印记”的人冒出来,解了局,又悄悄隐去,只留下一段传说,让各家学派心里好奇的痒痒。

PS:少司命这一角色的名称来源于屈原《楚辞·九歌》,传说中她是执掌人间子嗣及儿童命运的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