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骑着这辆珍贵的自行车回到家门口,王刚和王玥早已等在院门口,翘首以盼。看到哥哥骑着那高大的“永久”回来,两人兴奋地小跑了过来。

“二哥,咱们真去外婆家啊?能坐大梁吗?”王玥仰着小脸,眼睛里闪着光,她早就羡慕那些能坐在自行车大梁上的孩子了。

“当然,上车!”王超将沉甸甸的竹篮用麻绳巧妙地固定在自行车后座,确保不会摇晃,然后一把将轻盈的王玥抱起来,让她侧坐在前面的横梁上,叮嘱她抓好车把中间。王刚则欢呼一声,灵活地一蹦,稳稳坐在了后衣架上,两只小手紧紧抓住座垫下的弹簧。

“都坐稳了,扶好!咱们出发喽!”王超再次叮嘱,脚下一用力,自行车便稳稳地驶了出去,车轮碾过青石板路面,发出轻快的“沙沙”声。

王玥坐在前面,视野开阔,小脑袋好奇地左右张望,感受着比步行快得多的速度,带来的风拂过脸颊的凉快,发出咯咯的笑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王刚在后面,兴奋地看着不断后退的街景——斑驳的墙面、写着“发展生产、保障供给”标语的合作社门市部、偶尔驶过的牛拉大车、穿着蓝灰黑衣服匆匆行走的路人……这一切在骑行的动态视角下都显得格外新鲜。

王超骑着车,载着生命中重要的弟弟妹妹,穿行在南水县城并不宽敞、却充满生活气息的街道上,阳光透过老槐树的枝叶洒下跳跃的光点,他的心情也如同这五月的天气一般,明媚而轻松,暂时忘却了项目、系统和所有需要筹谋的未来。

骑了约莫半小时,穿过几条熟悉的胡同,外婆家所在的青砖小院到了。王超刚支好车,王刚和王玥就迫不及待地跳了下来,一边高声喊着“外婆!外公!舅舅!舅妈!”,一边熟门熟路地跑进了虚掩着的院门。

听到孩子们清脆的喊声和脚步声,外婆和舅妈周桂香一边用围裙擦着手,一边从屋里快步迎了出来。看到王超兄妹三人,尤其是王超手里提着的那个看起来沉甸甸的竹篮和布兜,外婆脸上立刻笑开了花,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来,舅妈周桂香的眼神也瞬间热络起来,带着难以掩饰的惊喜。

“哎呦!是超儿带着小刚小玥来啦!快进屋快进屋!这大老远的,咋这时候来了?吃饭了没?”外婆连忙招呼着,上前就想接过王超手里的东西。

“外婆,舅妈,我们自己拿就行,有点沉。”王超笑着避开外婆伸来的手,提着东西走进了虽然简陋但收拾得干干净净的堂屋。

外公正坐在堂屋的旧藤椅上,手里拿着旱烟袋,看到他们,古铜色的脸上露出了慈祥而温和的笑容,点了点头:“超儿来了。”

王超将东西一一拿出,在外婆家那张用了不知多少年的八仙桌上摆放好。当看到那油汪汪、酱红色的猪脚,肥嫩嫩、白生生的鸡腿,金灿灿、香气扑鼻的小鱼干,饱满圆润的花生和个头硕大的土豆时,舅妈周桂香的眼睛都直了,忍不住咽了口口水,连声道:“超儿,你看你,来就来,每次都带这么多东西,这……这太破费了!这得花多少钱啊!你攒点钱不容易,往后还得说媳妇呢……”

外婆更是拉着王超的手,眼眶有些湿润,声音带着哽咽:“好孩子,知道你孝顺,心里惦记着外婆外公……可也不能总这么花钱啊,你爹妈拉扯你们兄妹几个也不容易,你在外头做事也辛苦……下次可不敢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