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舅妈,你们就放心吧,真没花什么钱。”王超熟练地运用着早已准备好的说辞,语气轻松而肯定,“这些啊,大部分都是单位发的福利,鼓励我们好好干。这猪脚和鸡腿,是帮了朋友点忙,人家非要谢我的。家里也吃不完,放着也是放着,就给您和二老送过来,添个菜,给表弟表妹们也解解馋。”

他拿起那两瓶没有任何标签却透着醇厚气息的“养生酒”递给外公,“听说里面泡了些药材,对身体好,活血通络的,给外公偶尔喝一小杯,暖暖身子,舒筋活络,但可千万别多喝。”

外公接过酒瓶,拧开瓶盖,凑到鼻子前深深闻了一下,一股浓郁的药香混合着粮食酒的醇厚气味散发出来,他眯着眼,脸上露出满意和享受的神色,点了点头:“嗯,是好东西,味道正!有心了,超儿。” 他小心地盖好瓶盖,将酒瓶放在手边的小桌上,显然极为爱惜。

这时,王刚和王玥已经和闻讯从里屋跑出来的表弟表妹玩到了一起,几个孩子在不算宽敞的院子里追逐打闹,踢着毽子,玩着石子,欢声笑语如同清脆的铃铛,充满了整个小院,也给这略显沉寂的老屋带来了无限的生机。

中午,舅妈周桂香用王超带来的食材,再加上自家小菜园里刚摘下来的黄瓜、嫩绿的小白菜,使出了浑身解数,张罗了一桌在1956年看来堪称丰盛的午饭。红烧猪脚炖得软烂咸香,胶质丰富;小鱼干用干辣椒和豆豉一同爆炒,咸鲜下饭,让人食欲大开;鸡腿和土豆一同烧制,鸡肉嫩滑,土豆吸饱了汤汁,绵软入味,让孩子们吃得满嘴流油,筷子不停;简单的炒青菜也因油水足而显得格外油润清甜。

外公甚至还兴致勃勃地让外婆拿来了小酒盅,小心翼翼地倒了一小杯养生酒,慢慢地呷着,脸上泛起了满足的红光,话也比平时多了些。

饭桌上,气氛温馨而融洽。外婆不停地给王超兄妹夹菜,尤其是把好肉都往他们碗里堆,嘴里还絮叨着询问王超家里的情况,王红在书店工作顺不顺利,王建国和李秀兰的身体咋样,叮嘱他们都要注意身体。舅妈周桂香也热情地招呼着,言语间充满了对王超的感激和亲近,还不时夸赞王超有出息、能干、孝顺。

王超带来的不仅仅是食物,更是一种情感的维系和温暖的传递,在这个物资普遍匮乏的年代,这种力所能及、真心实意的分享,显得尤为珍贵,也最能温暖人心。看着外婆一家因为这点食物,而洋溢的满足和快乐,看着弟弟妹妹和表亲们围坐一桌、无忧无虑大快朵颐的笑脸,王超心里那份守护家人、惠及亲人的信念更加坚定和清晰。

饭后,王超又陪着外公外婆在堂屋里说了好一会儿话,听外婆念叨些家长里短,听外公偶尔说说年轻时的事,或者对当前形势的一两句简单看法。

王刚和王玥则和表弟表妹在院子里继续玩耍,阳光正好,微风不燥。直到日头偏西,天色渐晚,王超才带着依旧有些依依不舍的王刚和王玥告辞离开。外婆一家一直将他们送到胡同口,不停地挥手叮嘱“路上小心”、“有空常来”,直到他们骑着自行车的身影消失在巷子尽头,还久久没有回去。

回去的路上,晚风轻拂,带着田野和青草的气息,夕阳将三人的影子在土路上拉得老长。王玥靠在哥哥怀里,有些困倦地小声说:“二哥,外婆今天真高兴,一直在笑。”

王刚也在后面打了个饱嗝,满足地附和:“是啊,舅妈做的菜真好吃!猪脚最好吃!”

王超笑了笑,稳稳地骑着车,感受着身后弟弟和怀中妹妹的依赖与信任,心中一片宁静、温暖与安然。守护眼前的小家,惠及血脉相连的大家,让身边的亲人都能因为自己的努力而过得更好一些,这或许就是他穿越至此,除了利用系统创造财富、实现个人价值之外,最重要、最根本的意义所在了。前方的路还长,但此刻,这份沉甸甸的温情,便是他继续前行的最大动力。

第六十七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