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迷雾陷阱与双星辉耀

这些文章看似客观分析,实则暗藏锋芒,委婉地指出蕾妮在《冷山》中饰演的露比,表演风格“可能过于外放和戏剧化”、“依赖标志性的肢体语言和口音”、“在深层次的情感挖掘和角色内心复杂性的呈现上略显单薄和模式化”。

同时,在好莱坞核心的小圈子里,一些关于蕾妮团队“公关活动过于高调”、“频繁出入评委私人派对”、“礼物馈赠尺度引发争议”的消息,如同水面下的暗流,开始隐秘地扩散开来。

这些消息精准地传递到那些以清高自诩、厌恶过度公关的学院评委耳中,悄然地削弱着他们对蕾妮表演的“纯粹性”认可。

2003年12月30日,年终岁尾。

纽约,锚点资本顶层办公室。窗外是曼哈顿璀璨夺目的天际线,摩天大楼披挂着节日的彩灯,如同镶嵌在黑色天鹅绒上的钻石星河。

室内的恒温系统隔绝了外界的寒风凛冽,温暖如春。汪言独自一人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背影挺拔,深邃的目光穿透玻璃,俯瞰着脚下这座象征着财富与权力的不夜之城。

他手中拿着一份刚刚由特殊渠道送达的、来自珀西瓦尔的加密简报。纸张的质感冰冷,上面的文字却传递着炽热的战果:

“‘迷雾’计划年终简报:

‘鬣狗’ - 哈维·韦恩斯坦:已完全陷入预设之‘最佳影片’争夺陷阱。其团队对《冷山》项目之资源分配出现显着畸形倾斜。

小主,

目标对《冷山》‘最佳女配角’(蕾妮·齐薇格)奖项的专项公关投入(资金、人力、顶级活动场次)同比上月下降35.7%,资源大规模转投至‘最佳影片’方向。其主观评估该奖项胜率极高,已产生轻敌心态。

针对我方‘关键节点’(马西娅·盖伊·哈登)之‘口碑渗透’效果显着。演员工会内部非正式票向模拟显示,其支持率在过去四周内持续上升17%,尤其在女性评委及资深演员评委群体中反响强烈,‘克制爆发力’与‘悲剧母性’标签接受度超预期。

针对‘竞争节点’(蕾妮·齐薇格)之‘负面舆情引导’已按预定方案,在目标评委圈层(道德委员会成员、清流派系、厌恶过度公关者)实现小范围、多批次、低烈度扩散。

内容聚焦‘表演浮夸质疑’及‘公关行为失当’,目前尚未引发大规模反弹,风险等级:可控。

‘鼹鼠’持续稳定输出误导性情报,其反馈已被目标高层采信并作为决策依据。‘内讧’剧本效果评估:优秀(A+)。

陷阱已稳固,猎物深入。‘斩首’锋刃完成淬火,待时而出。新年钟声,将为行动奏响序曲。”

汪言放下手中的简报,薄薄的纸张无声地落在昂贵的红木办公桌面上。他缓缓转过身,背对着窗外那片象征着无尽欲望与角逐的辉煌灯火,嘴角勾起一丝冰冷而锋利的弧度,如同寒夜里出鞘的刀锋。

哈维·韦恩斯坦,那条曾经不可一世的鬣狗,正一步步、踏着自以为是的节奏,坚定不移地走向他精心构筑的死亡陷阱深处。

奥斯卡的战场,硝烟早已弥漫,而真正的致命一击,早已在对手最自信的盲区里,磨砺得寒光四射,只待那万众瞩目的时刻,发出雷霆一击。

窗外,时代广场方向仿佛传来了新年倒计时的隐约回响,微弱却充满力量,预示着2004年的钟声即将敲响。一场属于光影、权谋与复仇的盛宴,即将拉开它华丽而残酷的帷幕。

这一次,汪言要的,远不止是冰冷的金像奖杯。他要的,是将哈维·韦恩斯坦这个名字,连同他那套肮脏的奥斯卡魔法,一同钉死在好莱坞历史的耻辱柱上,让那声回荡在柯达剧院的丧钟,成为旧时代终结的最强音!

而此刻,东方的天空下,“神仙姐姐”的光芒正冉冉升起,与西方这场暗影中的猎杀,构成了这个岁末年初,最令人心悸的双星辉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