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天雄一声雷鸣般的暴喝,压下了所有声音。他虽然气势已衰,但积威犹在。混乱的族人下意识地安静下来,惊惧地看着他。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抛出了自己最后的救命稻草。

“慌什么?天,还没塌下来!”他厉声道,“你们忘了,我们背后站着的是谁?是当今四皇子!朱平安再狠,他敢公然与一位皇子为敌吗?我马上修书一封,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只要四殿下出面周旋,我们赵家,就还有救!”

这句话,如同一剂强心针,让绝望的族人们眼中重新燃起了一丝希望。对啊,他们还有四皇子这张王牌!

赵天雄不再理会众人,踉跄着回到书房,用颤抖的手铺开纸笔。他将所有的希望、恐惧和乞求,都灌注于笔端,字字泣血,将云安的危局和朱平安的狠辣描述得淋漓尽致,恳请朱承岳念在往日的情分上,出手搭救。

信写好,用火漆封口。赵天雄亲自挑选了府中最好的快马和最可靠的心腹,看着他消失在沉沉的夜色中。那远去的马蹄声,仿佛承载着整个赵氏家族的命运。

接下来的两天,是地狱般的煎熬。

整个赵府都笼罩在一股令人窒息的压抑气氛中。往日里飞扬跋扈的下人变得小心翼翼,连走路都踮着脚尖。族人们则像一群被困在笼中的野兽,互相用猜忌和警惕的眼神打量着对方,偶尔的交谈也充满了火药味。每个人都在等待着京城的消息,那封决定他们生死的信。

此时,千里之外的京城,四皇子府。

朱承岳看着风尘仆仆跪在堂下的信使,以及手中那封来自云安的密信,脸色铁青得如同锅底。

信纸被他捏得咯吱作响。

“废物!一群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废物!”他猛地将信拍在桌上,胸口剧烈起伏。他没想到,朱平安的手段竟然如此直接狠辣,更没想到,赵天雄那个蠢货,竟然真的留下了勾结鸿煊刺客的亲笔信!那是铁证!是能把他都拖下水的催命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殿下息怒。”一旁侍立的谋士躬身道,“为今之计,不是动怒,而是决断。”

朱承岳喘着粗气,看向他:“先生有何高见?”

谋士的眼神平静而冷酷:“殿下,赵家,已经是一枚死棋了。这封信落在朱平安手里,他随时可以捅到父皇面前。届时,我们保不住赵家,反而会因‘举荐不力’、‘与叛臣勾结’而引火烧身。为了一个赵家,不值。”

朱承岳的眼神闪烁不定,他在权衡,在计算。脑海中闪过赵家历年来孝敬的金银财宝,也闪过那封信上“勾结外敌”四个字带来的滔天风险。

片刻之后,他眼中的挣扎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丝皇室子弟特有的冷酷。

“先生说得对,”他缓缓开口,语气里不带一丝感情,“一条养不熟的狗,关键时刻还会反咬主人一口,留着何用?”

他重新坐下,亲自取来笔墨,写了一封回信。

信使快马加鞭,终于在第三天的黄昏赶回了赵府。

赵天雄几乎是从他手中抢过了那封信,脸上带着病态的潮红,那是希望之光。他迫不及待地撕开信封,仿佛那是赦免他罪行的圣旨。

然而,当他的目光扫过信纸上的字迹时,脸上的血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褪去,最后变得惨白如纸。

“愚蠢至极,自寻死路……”

“尔等之事,与本王再无瓜葛……”

“自求多福……”